这几天,笔者一直在附近村的蔬菜大棚里指导种植户,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管理技术上,种植户要么是墨守成规,要么是盲从随大流,看人家干什么自己干什么。正所谓法无定法,种植户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按照自己大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就拿西红柿的栽培来说吧,书上说的、专家讲的无可厚非,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然而,如果照搬,依葫芦画瓢,失败者大有人在。
以覆盖地膜为例。一般情况下认为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可是在张村曾出现覆盖了地膜却加重冻害发生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地膜减少了地温的扩散,造成空间温度较低,又遇到急剧降温造成冻害。
还有定植水量的问题,大多数人习惯定植水和缓苗水合二为一,水量大一点好,可是今年由于水大造成烂根较为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棚因水大造成地温偏低,使缓苗期推迟了10~15天。当然也有很多棚水大一点的效果较好,这主要是与土质和水质有关。
温室不同于露地,出现旱相不直观,只能根据苗的长相来判断。其中一农户把旱相误判为营养生长旺长,实是相差太远。一般来说,是否旺长的评判标准是:第一朵花开放距顶端生长点五六厘米为宜,高于五六厘米可判断为营养生长旺长,低于五六厘米可定为生殖生长过旺,我们平常所说的旺长就是指的营养生长过旺。这个原则虽为通用,不一定都适用。每家每户的管理方法不同,长相也会不同,判断是否旺长需要综合来判断。浇水也要根据长相进行,两个需要浇水的棚,有些单株还要把开放的花摘去,不然还会影响到整个生育期的产量。另一个棚虽为同一时期栽种,定植水过大,有徒长倾向,绝对不能再浇水。
现在正在日光温室西红柿的定植时期,密度究竟多少为宜?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在肥乡县,一般情况畦宽在1.1~1.2米,株距0.33米,如果是大叶品种要适当降低密度。对于定植偏早的也要适当的加大行距,避免在低温寡照的情况下影响正常生长。笔者在前屯村曾做过对比,畦宽1.2米要比畦宽1米的产量高,西红柿质量也有提高。在郭家卜有人把畦宽加大到了1.3米,效果也不错。有人以为密度越大产量越高,殊不知密度过大,再遇到低温寡照,下部的叶片见不到阳光,不但不制造养分,还会消耗养分、容易侵染灰霉病。
由此看来,不管种什么作物,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谁也不能说坐在办公室里可以设计一种高产模式,因为要想达到高产就要考虑到实际的综合条件。土壤、水质、品种、时间、天气再加上棚室的结构以及人的管理水平,每一个条件都是一个变数,每一个变数都影响着产量和效益。如果不考虑到这些因素,依葫芦画瓢,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种菜也是这样。(邯郸市肥乡县长丰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贾建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2-12-13/27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