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全球植保研讨小麦锈病


本报讯(记者王洋)近年来,小麦锈病遍布全球,已经成为颇具威胁的“全球旅客”。据了解,名为Ug99的麦锈病变种菌株未来很有可能穿过中东、中亚等地区,最终进入巴基斯坦、中国和印度,这一趋势也给全球植保在药物和品种防控小麦锈病上提出了新的要求。9月1日,跟踪Ug99及秆锈病菌的世界顶尖的科研人员齐聚北京,在博洛格全球麦锈病协作网组织的研讨会上,共同探讨了小麦抗锈扩散给全球农业带来的挑战。

全球麦锈病协作网副主席、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项目主任、植物育种专家Ronnie Coffman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和消费国,任何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威胁都会影响全球的粮食安全,全球粮食安全局势,会随着中国小麦产量的变化变好或变坏。现在全球已研发出20余种新的抗锈病小麦品种,应该向全球更多的农户推广这些产品,从源头防止锈病的发生。

中国在很早就注意到麦锈病的防控和研究领域,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何中虎告诉记者,在很早之前,农业部就将中国的小麦品种送到东非进行相关的防病试验,目前已经筛选出一些具备抗病能力的品种。现今中国麦农要面临包括纹枯病、赤霉病以及条锈病等多种小麦病害的侵害,如果秆锈变种穿过喜马拉雅山,较早做好防控措施,将有效抑制该病产生的危害。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介绍,在中国的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河南等地,条锈病是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可使小麦产量每年减产10%至50%。而且实验室通过对我国小麦生产上599个品种的鉴定中,70%的品种都是感病品种。在某些地区,条锈病可以越夏,也可以越冬,从而导致流行疫情。小檗作为锈病菌的备用寄主,尤其是在高原地区,为小麦感染秆锈和条锈创造了条件。基于2007年的数据,700种中国小麦品种和品种线在肯尼亚农业研究所接秆锈病测试。那时,只有4个品种具有高度抗性,10个品种有中度抗性,剩下686个基因型号则是高度易感。2008年,科研人员在非洲发现新的秆锈病种之后,该病种不断进化,并传播到东非。现在,该病种已经穿过也门,并极有可能威胁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中亚和南亚地区。

“锈病跟踪器”的发明人、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的科学家Dave Hodson指出,目前有8个麦锈病受灾国家正在大力育制和储备这些新品种的种子,以保证农民有足够的种子种植,从而避免疫情暴发时遭受大规模减产的情况。

新闻链接

Ug99小麦秆锈菌自1999年在乌干达首次被发现后,疫情迅速蔓延,成为现今对全球小麦产量构成最大威胁的一种小麦病。Ug99可随风传播,也能随旅行者传播,病菌感染性极强,能在数小时内侵入农作物植株内部,引起小麦茎秆变色。而且,一株感染,整片减产,甚至绝收。这种病原菌对全球粮食安全来说是个重大威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品种 传播 秆锈病
上一篇 : 你问我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