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低温高湿番茄得病


近几年,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在中国部分地区发生有加重趋势,尤其是3~6月发病严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主要危害番茄茎秆和分枝,受害茎秆表面产生褐色长条形病斑,对应髓部也变为褐色,茎表面有时产生许多不定根,湿度大时可见伤口处有褐色菌脓溢出,受害植株多呈萎蔫状。该病病原为细菌,多从整枝伤口侵入,通过雨水、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通常在番茄青果期表现症状。3~6月夜间遇低温或高湿天气,易发病。地势低洼,管理粗放,偏施氮肥,植株长势弱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可采用综合措施。一是种子消毒。采用温汤浸种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洗净晾干后催芽。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发病田块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避免在阴雨天整枝打杈;及时清除病残体,通风降湿。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后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90%链·土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对发病较重的植株可采用注射法防治,将上述药液从病部上方注射到植株体内,每隔3~5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李金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番茄 坏死 连续 氮肥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