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谨防西葫芦茎基腐病


近年来,西葫芦细菌性茎基腐病普遍发生,蔓延迅速,且有逐年加重趋势,成为越冬或春季栽培西葫芦的主要病害。该病在植株长至10~12片叶时,在植株下部伤口处开始发病,发病速度快,两周内植株大量死亡,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减产30%~60%,甚至全棚绝收。

西葫芦细菌性茎基腐病危害西葫芦的茎基部,发病初,病菌从表皮的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离地面3~5cm的茎基部形成不规则水渍状褪绿斑,逐渐扩大后呈黄褐色,病部软腐;第一果穗开花期,在去雄花后的伤口处或叶柄伤口处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病部纵向上下扩展,横向向内侵害,茎部开裂,髓部也开始受害,茎基部凹陷软化腐烂,湿度大时有黄色或白色的菌脓流出,组织黏滑,并伴有恶臭,茎基部一触即倒,后期随着病部扩展,植株萎蔫死亡,死亡病组织腐烂或成麻状。不危害叶片和果实。

防治该病害,应该遵循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生产上,除加强栽培管理外,更要注意使用合理的化学防治方法。首先,药剂处理土壤,连作地块在定植前15~20天,采用石灰氮(氰氨化钙)加腐熟的有机肥(牛粪、鸡粪等)高温闷棚进行土壤消毒。其次,定植期用药,定植时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1500倍液灌根,返苗后灌第二次,隔7天1次,连灌2~3次。

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定植后用药,一是涂抹,当田间植株发病后,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氨基酸铜(1∶1)配成100~150倍液。并加适量淀粉糊或明胶,使之成粥状涂抹水渍状病斑及病斑的四周。二是喷雾,用药剂对全田的植株茎基部喷雾,隔5~7天喷1次,连防2~3次。

可选药剂: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1500倍液、氨基酸铜10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6%氧化亚铜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琥胶肥酸铜500倍液等。 (冯尚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西葫芦 链霉素 喷雾 腐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