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专家认为: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


作为绿色食品生产重要保证措施的生物农药,应用于农药生产尽管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是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为此,有关专家一再呼吁:必须加快发展生物农药的步伐,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危害大
 
  在我国,生物农药的使用尚未得到高度重视。我国农作物防治病虫害目前仍以化学农药为主。据专家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化学农药最多的国家之一。
 
  专家认为,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弊端:
 
  ――抗药性害虫大量增加。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以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20世纪50年代,抗药性害虫大约有50种,到了90年代初增加到552种,90年代末已增加到900种。特别是近10年来,棉铃虫、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多发性害虫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增加了几百乃至数千倍。据1993年我国农业部对害虫抗药性监测结果,棉蚜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已比原来高出4万多倍。危害蔬菜的抗药性小菜蛾、甜菜夜蛾已成为世界性的防治难题。在我国,棉铃虫、稻飞虱、甜菜夜蛾等害虫已成为很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了。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加。大量化学农药的施用,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加。其造成的后果是严重污染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及生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9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300万起化学农药中毒事件,其中急性中毒事件约50万起。75%的中毒死亡事件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农药污染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食品中农药检出率高达90%以上。我国1992~1999年每年因发生农药中毒事件,造成伤亡的人数超过10万。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化学农药固然对害虫的杀伤力很大,但是与此同时也杀伤了天敌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害虫再生猖獗,使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近年来,我国棉铃虫、松毛虫、稻飞虱等害虫一度大暴发,蚜虫、螨类、飞虱、甜菜夜蛾、潜叶蝇等害虫危害逐年增加,有些地区鼠害猖獗,都与化学农药大量杀伤其天敌有关。
 
  生物农药步伐缓慢原因多
 
  既然化学农药具有上述弊端,那么为何不快速发展生物农药呢?原因有多方面。既有生物农药本身的局限性,又有产业规模问题,还有宣传推广问题。
 
  生物农药具有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但与化学农药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施用之后药效反应慢,而且稳定性也较差,特别是活体微生物为有效成分的产品,生物活性下降很快,产品的质量保证期短。就农民的用药心理而言,希望施用农药后药到虫除,而生物农药多数要在三四天后才能见到效果。因此,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快速除虫的需要。
 
  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厂房简陋、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由此而导致成本偏高,在价格上无优势。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400家,但是规模较大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只有4~5家。这样的产业布局,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商品剂型化程度低,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而国际上农药业主要由7家大公司控制,其销售量占全球农药销量的90%。
 
  生物农药产业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均已陆续公布了禁用或限用化学农药名单,并制定规划发展生物农药。目前,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以4%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生物农药占所有农药的份额将由现在的2%~3%增加到50%。我国虽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发展生物农药,农业部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有机农业食品发展中心,一些省市也已公布了在蔬菜瓜果上禁用的剧毒品、高毒化学农药名单,但迄今没有国家统[FS:PAGE]一的有关禁用限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法规,也没有一个倡导和支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另外,对生物农药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农民还不太了解,农民还没有综合防治、保护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要求,农民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的意识和技能有待增强。
 
  必须大力发展生物农药
 
  专家认为,尽管生物农药的推广速度缓慢,目前在整个农药中所占的份额还比较小,但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抗药性 品种 筛选 棉铃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