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番茄晚疫病:
  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键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发生特点: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易流行。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借气流、雨水传播,偏氮,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利于发病。是一种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和清除中心病株、病叶。
  2、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好。药剂有:50%霜霉疫特净800倍液或25%雷多米尔8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灌根。
  (二)番茄早疫病:
  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园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
  发生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6~28℃,高温高湿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密植,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用杀毒矾500倍液或扑海因或早疫晚疫灵1000倍液喷雾,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7~10天1次,连续3次。
  (三)番茄青枯病
  症状识别:属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病株中午萎蔫傍晚恢复,2-3天后枯死,植株仍为青色,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髓部变为褐色腐烂,用手挤压有白色细菌黏液溢出。高温高湿利于发病。
  发生特点: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或马铃薯块上越冬,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植物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或细胞中毒,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30~37℃,最适PH6.6,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水旱轮作,十字花科蔬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石灰调节酸碱度。
  3、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或可杀得或绿乳铜灌根,每株0.3千克,10天1次共2~3次。或用枯斑黑腐净1000倍液喷雾。
  (四)番茄病毒病
  症状识别:属病毒性病害,有三种类型,①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多呈花脸状。②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始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花“巨”,植株不同程度矮化。③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
  发生特点: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长势弱,重茬等,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可通过摩擦、打杈、邦架等作业时接蛹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③种子消毒,用清水浸种4小时后捞出放入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后洗净催芽播种。
  2、注意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或0.4%的杀蚜素喷杀蚜虫,减少蚜虫传毒机会。或用病毒希克800倍液喷雾。
  3、生物制剂防治:田间操作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后喷1次NS-83增抗剂100倍液,增强植株耐病性,还可提高产量。
  (五)辣椒疫病
  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为害根茎,使根茎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倒伏,引起湿腐,枯蔓死亡。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园形或近园形,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软腐,干燥后叶片变为淡褐色。叶片脱落,果实染病后,果皮变褐软腐,果实多脱落或失水变成僵果残留在枝上。
  发生特点: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可直接侵染基部,气温27~30℃时发病最快,在日照少,空气湿度大,土壤蒸发量小的条件下,就可浸染发病。浸灌时,易造成严重发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病毒 识别 喷雾 番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