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设施蔬菜生产的综合管理技术


设施蔬菜生产就是利用温室、塑料棚等保护设施进行提早、延后和遮阳等形式的栽培,人为地创造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增加淡季蔬菜生产的产量和花色品种,从而保证市场均衡供应。设施蔬菜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想达到预期生产目标,就要掌握其综合管理技术。
    一、培育壮苗技术
    蔬菜生产的第一关键是培育壮苗。培育出健壮的幼苗,至少拿到了1/3的产量。
    (一)种子消毒 应该根据不同蔬菜的要求来控制温汤浸种的温度和浸种时间。
    (二)催芽 关键把握住催芽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每天冲洗次数及冲洗方式。
    (三)播种 营养土的配制、覆土的厚薄与次数、使用育苗盘还是育苗钵,都要根据实际状况来统筹考虑。
    (四)苗期管理 发芽期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不徒长,幼苗期的主攻目标是根系发达、幼苗健壮。要控制设施内白天与夜间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差,定植前注意炼苗。管理过程中要控制浇水,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方式。要了解各种蔬菜的壮苗标准,如几片真叶?株高和茎粗多少?叶色应该怎样?叶柄长度与叶片长度之比?
    二、施肥技术
    (一)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各类蔬菜整个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需肥量,按比例施用氮、磷、钾及微肥,充分满足植株对肥料的需求。注意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多用液肥和微肥。这样,可以提高抗性,减少病害,改善品质。
    (二)随水追肥技术 将植株所需的肥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到蓄水池内,随灌溉而施入到植株根系部位。该技术能够减少用水和工时,避免有害气体对蔬菜产生危害。并适合于施用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不适用氨水、碳酸氢铵、硝酸铵等易挥发的化肥。
    (三)补施气肥技术 利用二氧化碳气肥发生器或发生剂补充适量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蔬菜生长和雌花分化,同时改善品质。
    (四)应用活性肥料技术 低温弱光环境下使用活性肥,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避免低温障碍。
    三、温、湿、光调控技术
    (一)提高温度的方式 ①适时揭开覆盖物:揭开草帘后室温下降1~2℃,10~20分钟后室温开始上升,此揭帘时间较为合适。②双层薄膜:外界气温较低时,在作物和设施顶棚之间再加一道薄膜,可以提高温度4~5℃。③设防寒沟:在温室南部脚底,挖一道深50厘米、宽40厘米防寒沟,内填麦糠等保温材料,能够提高设施内的温度。④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贮热保温能力。⑤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水分较多时土壤热容量大,可以提高土壤贮热量。
    (二)湿度控制方法 ①深沟高畦栽培,畦高20~30厘米。②改用无滴膜或防滴剂,全地膜覆盖。③育苗采取暗槽移植法,打足移苗床水分,再植苗填土,不浇明水。④利用自然通风法控制设施内的湿度。⑤病虫防治时要尽量采用无水施药法。
    (三)减阴增光 ①选用耐弱光品种。②充分利用散射光。③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持效期长的棚膜并注意膜的清洁。④室内张挂反光幕,地面覆盖白色薄膜。⑤合理栽培作物,间种要高矮搭配才能保证光照充足。
    四、灌溉技术
    (一)膜下灌溉技术有利于消除土壤板结,降低室内相对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地保证室内的气温和地温。
    (二)微灌技术实际是一种微小流量的灌溉,其特点是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长,灌水周期短,所需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精确的控制灌水量,能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微灌技术具有三节(节水、节能、节地)三省(省工、省肥、省钱)、两增(增产、增收)的优点。它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
    五、其他管理技术
    (一)吊线落蔓技术 适于无限生长型蔬菜。可以充分发挥新叶的功能,使采收期充分延长,一般是封顶整枝效益的2倍。
    (二)植株调整技术 对于结果类蔬菜,必须调整好植株长势,做到合理留果,及时抹去萌生侧杈和营养枝,摘除老叶、病叶,防止盛果期植株封垄,田间郁蔽,影响通风透光。这样,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蔬菜 育苗 温室 滴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