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城镇化引出农村教师发展困局


  可见,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低,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受到工资待遇和城市相比仍然差距大,安置房、周转房等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教师的需求,交通不便或者缺乏交通补助等因素影响,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日趋萎缩,导致农村优秀教师由农村流向城镇,由薄弱学校流向重点学校,偏远、贫困以及交通闭塞地区的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年轻教师。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逐渐走向一体化,教师政策调整要在整体的框架下统筹规划。”北师大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说,现在我们好像贴标签,说这个人是农村教师,那个人不是农村教师,但将来应是县域统筹师资配置。拿农村教师生活补贴这个专项政策来说,应当认工作不认身份。补贴到什么程度?应以教师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为评判依据,如果大家愿意去,标准就够了。

  “一个国家怎样创造最好的环境,吸引优秀精英分子进入教师队伍,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怎样从政策层面去保障农村教师利益,国际上有一些通行的好办法,比如说,农村教师的待遇一定要比城里高,边远地区要有特殊津贴。待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内心的幸福感和职业尊严感的建立。

  关于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殷长春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地域条件、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维度对全国农村教师日常生活、工作所需基本工薪做出明确统一规定,实行“中央定标、省级统筹、县级贴补”的机制,确保全国范围内农村教师基本工资收入的均衡化。省级地方政府对辖区内农村教师工薪收入构成的津贴类别、额度等做出全省统一规定,并由省级财政按月发放。依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分级设定农村教师津贴标准,保证教师待遇向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村教师倾斜。

  与留不住并存的是,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而由于缺乏合理的退出补偿制度以及教师安置制度,导致在编不合格教师难以退出,新任教师无法有效补充。对此,殷长春表示,下一步将建立农村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和完善退出补偿制度以及教师安置制度,形成不合格农村教师退出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退出补偿安置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安排农村教师退出后的职业和生活,形成人性化的不合格农村教师退出机制。

  如何补充优秀教师,朱永新说,一些民间智慧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比方说,有些退休教师自费去乡村教书,如果国家出钱支持这样一批人去教书,政策空间是有的。

  农村教师发展空间受限,与“农村教师农民当”相联结,使得培训显得更加迫切而艰巨。

  教师教学水平如何提升

  国家督学胡平平在一项调研中发现,教师第一学历的达标率,城市学校高出农村学校大约20%。而且,各省第一学历达标率差异很大,好的省达到90%以上,差的省只有40%以上。八年级学教一致的比例,城市学校高出农村学校10%至20%。“从均衡的角度讲,农村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师资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这个关键点就还没有抓住。”

  在调研过程中,当问到“你们认为对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80%的教师认为是各种培训和进修。“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是什么?”他们表示反感空对空的理论教学,希望进行教学创新的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包括如何辅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更新等培训。

  据了解,区县教师培训机构是我国最基层的教师培训单位,然而,当前我国的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发展很不均衡,有一些机构经费充足、培训能力强,在当地充分发挥了教师发展平台的作用;也有一些机构建设相对较为落后,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经费保障不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培训能力不足等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区县根本没有教师培训机构。

  “城镇化进程中,教师培训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支撑教师培训的完备支持体系,特别是没有支撑教师培训的人事编制、激励培训的政策。”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建议,把区域性的研训合一的教师教育机构建设纳入到地方学校改造或标准化建设体系之中,并形成上挂高校,下联中小学的研究、指导、培训与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孵化机构。

  “城镇化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的最大挑战,不仅是技术,也不仅是资源,而是更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吉林省教育学院院长张德利说,在统筹城乡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尝试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即打破地域、学校的界限,组建多种形式的联盟,集中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组织教师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动中,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与自身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劳动力市场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