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不能让“留守”演变成“辍学”和“流浪”


   连日来,贵州省毕节留守儿童不幸死亡的事件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无不为5名儿童不幸丧生痛惜不已,有留守儿童形象大使在呼吁社会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同时也有许多分析和反思的声音,包括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原因、对策等等。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大背景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虽然部分农民工把子女带在身边,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民工把孩子留在老家的农村里。虽然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在重视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但因其涉及面广、操作复杂而难度大、见效慢,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又逐渐显现出了一个新趋势,即由其产生出来的辍学儿童和流浪儿童逐步增多,这种“留守――辍学――流浪”的现象表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到了更加迫切的程度。

  据调查,目前我国有留守儿童5800多万人。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全都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人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中不断产生辍学儿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监督,当然还有农村学校大量减少的背景性原因。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平均每天要消失63所学校,10年间农村学校数量已经减少一半。虽然当初农村学校“撤点并校”的初衷是好的,想提高教学质量,把分散的学生和师资合并起来。但却由此带来了上学路途遥远、家人不便看护监管等弊端,特别是进入中学阶段,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开始明显提升,这是因为大部分村里虽然有一所小学,但中学则绝大多数在乡镇一级。在农村,学校不仅是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地方,同时更应是留守儿童的“安全安置点”,尽可能保证留守儿童不辍学,是保证留守儿童安全成长、不流浪、少发生意外的前提。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一项抽样调查测算,我国流浪儿童人数至少100万以上,且近些年来有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成了流浪儿童的新成员。虽然目前尚没有农村留守儿童中有多少流浪儿童的数据,但这个趋势确是不容置疑的。社会救助体系是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创新社会管理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系统,但这个体系目前还处在大城市较强、中小城市较弱,城市较强、农村较弱,中心集镇较强、偏远乡村较弱的一个阶段,而随着农村流浪儿童问题的日渐严重,尽快建立一个保障农村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个救助体系需要综合政府救助、家庭监护、社会慈善等各方社会力量。

  毕节留守儿童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也对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拷问。实事求是讲,如果条件允许,绝大多数农民工是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如果孩子跟在父母身边,辍学和流浪的概率至少会降低。虽然近些年来,城市在保障农民工权益和利益方面有了许多突破性进步,但这些进步还不足以使农民工可以轻松把孩子全部带在身边,因为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升学等等尚没有一套系统且完善的办法,许多事情还是在边看边走、边走边改。

  留守儿童,这个问题不能说其他国家一点没有,但人数如此众多、牵扯面如此之广、解决起来如此复杂,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正因如此,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更需要方方面面下大力气才行。目前,贵州省已开始建立“控辍保学”考核跟踪机制,毕节也启动了留守儿童排查和帮扶机制。5名儿童的不幸令人扼腕,但希望他们的不幸能唤起全社会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如此,才能有一个氛围、有一种力量、有一些办法、有一套体系,去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办公室 下大力气 概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