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三大亮点”引领黑龙江省教育新跨越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赵宇清 蒋国华)《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省教育部门结合黑龙江省实际积极贯彻落实。近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也是《纲要》的落实年,在今年教育资源分配要更均衡、素质教育要实现突破、高教对外开放要成为亮点。教育部门目前要做的,就是让《纲要》中的每句话,都变成可以为百姓兑现的诺言。

据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介绍,学前教育是我们的短板,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把贯彻《纲要》的第一个突破口,放在学前教育上。一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20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逐步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通过公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规划、投入、师资配备、规范管理、保教质量提高等机制都要一一建立起来;三是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保障更多适龄幼儿接受学前三年教育。

第二个突破口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两基”任务全面完成后,2008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并纳入全省“十项惠民工程”。2009年,完成了643所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受益学生60.5万;2010年,又完成580所建设任务,超出年初计划 80所。据介绍,省教育厅新思路是按照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城乡一体、全面建设的原则,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为牵动,以县区为单位,分区域规划,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大兴安岭地区率先打了个样儿,整体上已经没有特别薄弱的学校。最近大兴安岭行署又拿出1000万元来为标准化学校建设补漏。省教育厅鼓励像鸡西、牡丹江、农垦等教育基础比较好、地方经济状况也比较好的市县率先实现标准化。

今年,黑龙江省将在素质教育上实现突破。《纲要》中明确提到:“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中小学生减负的有关规定。”减负,首先要把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最近,大兴安岭在素质教育上动了脑筋并且抓出了成效,行署拿出专项资金480万元,为11个县、区、局分别建一所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用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据介绍,高教的对外开放将成为黑龙江的一大亮点。高校要在办学水平上再上台阶,很迫切的一件事就是教育人才的问题。相关部门将要研究制定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培养、吸引、稳定、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大实施“龙江学者计划”力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到我省任教;实施“院士后备”和“长江学者”培养支持计划,培养一批教学和科研带头人。建立并完善吸引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从教机制。遴选一批重点学科的后备人才,送到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培训。

黑龙江省将充分发挥地缘、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构建主要面向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在未来的5年中,高校将增加聘任外籍教师的数量,提高外籍教师非语言类课程教学的比重,有计划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和学术团队,继续实施“海外学人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和“境外双语教师资助计划”。高校引进外籍人才重点将放在俄罗斯方向 。同时加强黑龙江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建设,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为核心,加快建设汉语国际推广网络体系,重点支持面向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项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