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山东济宁农村慈善运动 筹1.18亿用于保命


  12月2日中午12点,山东济宁刘楼乡孔庄村,一束阳光从半遮的门缝里照进苏秀菊的家中。

  这个家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除了桌脚下放着她从市场上捡来的半截白菜帮子,还有就是她儿子贴满整个屋子的奖状。一些奖状已经被风吹破,掉落的一角被风吹得发出声响。

  苏秀菊家穷,但最近几天,当她听到村里喇叭说,村上要开展“慈心一元捐”活动时,她马上跑到几百米外的村委会往爱心箱里丢了十元钱,这是她替读大学的大儿子捐的。她大儿子大学第一学期的学费就来自这个爱心基金,如果没有这笔钱,她不知道怎么办。

  这个“慈心一元捐”是孔庄村2007年开始推行的活动,农民捐钱,筹集一个慈善互助基金,帮助村里其他贫困的邻里。

  如今,这笔爱心基金越来越庞大。乡民政干部吴德国说,截至12月2日这个村基金已经有50万了,今年的捐助对象中还有苏秀菊。

  听到这个消息,苏秀菊很高兴,大儿子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她说,等孩子毕业赚来的第一笔钱,就要让他捐助村上的基金。

  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孔庄村,这种最传统的安全网,最朴实的人际互助关系,借慈善这个载体而复苏。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孔孟之乡济宁市,已有1262个村庄建起了类似孔庄村这种慈善互助基金,村民“你一元、我一角”地筹集起了1.18亿元,这些钱作为农民互相扶持的保命钱。

  除了扶贫帮困,济宁的慈善救助还介入信访、拆迁、维稳等社会矛盾激烈的领域,拿当地官员的话来说,“这给政府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

  都市快报记者赴山东济宁,近距离观察一个农村的慈善实验。

  三年前调研建起慈善互助基金

  “让村组织代替个人来搞慈善”

  从“千年佛都”汶上县一路向北,坐二十分钟车就能到孔庄,孔庄和中国很多农村一样,全村1541人中,多数的年轻人选择走出去打工,留下老弱妇幼。

  12月2日上午,孔庄。当乡民政干部吴德国路过一户人家时,门口站的老奶奶善意地朝他点点头说,“这次捐款,我们家捐了十块钱,我五块,媳妇五块。”

  问老奶奶,慈善是什么?奶奶腼腆地说,“慈善就是做好事嘛。”

  一个月前,这个村刚刚举办第四届“慈心一元捐”活动。顾名思义,你可以只捐一元钱。前面三年,这个慈善活动年年都在年底时举行,已成惯例,村民们对搞慈善并不陌生。

  吴德国说,“也许农民说不出准确的慈善概念,但他们知道,这个钱是用来帮助困难的街坊邻居”。

  在2007年过春节的时候,乡民政干部吴德国和县民政干部到孔庄做了个调研,调研议题就是究竟农民愿不愿意搞慈善?

  吴德国说,当年春节要来了,一些困难群众吃不上饭,完全靠政府救助不太实际,所以大家就想在村里搞一个慈善互助基金。

  调研伊始,吴德国有点担心,农民钱本来就不多,让他们搞慈善献爱心难度会不会有点大?

  昨天下午,吴德国对都市快报记者说,其实村里很多农民有献爱心的意愿,但你让他一对一救助,他又不好意思去做。“说通俗点,一怕伤害其他人的自尊心,二怕别人说自己装大,三怕受助者也有欠人情的想法。”

  “让村组织代替个人来搞慈善。”这次调研后吴德国和很多民政干部有了共识。

  农村老人议政

  “怎么捐?捐给谁?怎么发放?”

  赶在2007年春节到来前,孔庄村率先成立了一个村慈善工作联络站,专门负责“慈心一元捐”活动。

  站在孔庄村委会门口,你可以轻易看见,村慈善工作联络站成员和村社会监督员的名字,被公布到最显著的位置。名字下面,公示上还教村民如何申请村慈善基金,如何监督这些人。

  这些成员中有村支书、村文书这样的村干部,也有退休教师、退休党员,还有一位低保户,一共十个人。“多数是退休老人,年龄60岁以上”。

  “选出来的人必须德高望重,必须得到村民认可,另外有低保人员参加,代表贫困群众的权益。”吴德国说,孔庄村联络站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联席会议,议题主要有三个,2007年这次爱心捐款怎么捐,捐给谁?怎么发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白菜 载体 扶贫帮困 办公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