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留守妇女,期待关注的群体


     在我市农村,约有68万余名留守妇女。作为村建设的主力军,她们承担着心理、生理、生活等多重重负——

  天不亮就起床,为上学的孩子煮饭;白天收拾家务,照看田地;晚上陪孩子做功课……这是如东县丰利镇龙口村冯乃美一天的生活。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里独自担起了种地、教育孩子的重担,生活日复一日,单调却不得不继续。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快点考上大学,自己也能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

  作为建筑之乡,我市有近70万建筑铁军常年在外,像冯乃美这样的“留守妇女”,已经成为我市一个庞大的群体。

  去年底,市妇联对六县市、近千名留守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我市约有农村留守妇女68万余人,占已婚妇女总数的43.7%,年龄集中在30至50岁之间。

  现状

  心理生理多重重负

  我市留守妇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占66.2%;有54.1%的留守妇女没有技术特长,45.9%的留守妇女掌握一定的种养殖、缝纫、纺织等方面的技能。大多数留守妇女承担了家庭所有的重担,由于身体、生活、心理上的多重因素,农村留守妇女中存在着多种问题。

  冯乃美一个人要种四五亩地,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要照顾。平时她放松心情的方法就是找邻居聊天,“我每天都要去邻居家转一下,说点话,这样心里好受些。 ”和她一样,绝大多数留守妇女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之中,作为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她们既要耕种自家承包的土地,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有的还在附近企业上班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以补贴家用。
调查显示,有69.3%的留守妇女需要护理老人的日常生活,有73.3%的留守妇女需要照料孩子,尤其在农忙季节,更是身心疲惫。“留守妇女”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承受着来自孩子教育、家庭安全、丈夫外遇、与老人相处等方面的心理负担。这种长期的身体重负和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由于缺乏交流倾诉对象,加之农村娱乐生活单调,她们的娱乐活动多集中于和邻居聊天、看电视、打牌,一些留守妇女心理失衡,变得脾气暴躁,产生失眠、多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子女教育方面,留守妇女更是面临重大考验,有60.3%的留守妇女表达了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担忧。大部分留守妇女认为自己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大精力,但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男孩子的教育。有的留守妇女往往是物质上的满足大于知识的教育,出现了“重养轻教”现象。而在养老方面,由于丈夫外出打工,家中缺少了“调节剂”,有12%的留守妇女担心与老人的相处问题。

  妇联的调查还显示,尽管有90%以上的妇女觉得自己和丈夫感情尚好,但其实他们的家庭状况隐患多多。在海安县大公镇某村近年发生的4例离婚案中,有3例是留守妇女家庭,且都是男方提出离婚。当留守妇女家庭出现婚变时,她们对丈夫在外收入、生活情况不甚了解,进而不能很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的妇女委曲求全,甚至生活在名存实亡的婚姻里。同时,也有极少部分留守妇女,由于自我控制力不强,也容易出现婚外情。

  愿望

  在增收致富上出点力

  “我希望丈夫能在家附近找到工作,自己也能找到个好点的活。”一位妇女在接受调查时的话,表达了很多留守妇女的共同愿望。

  大多数家庭的丈夫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如果可以在家乡就业创业,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是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身边的。家住如东县掘港镇的朱梅,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今年她下决心结束“留守”生活,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如果本地有好工作,我们都希望能留在家里。 ”

  调查中,97.9%的留守妇女希望能参加相关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农业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其次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她们最希望相关部门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和致富项目、信息,并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举办教育子女和处理家庭关系方面的讲座。
 

  探索

  多渠道关注留守妇女

  在通州区先锋镇双盟村,这里的留守妇女可不孤单。在村里的组织下,借助村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她们成立了文艺队伍,闲暇时分,唱唱歌、跳跳舞,姐妹们聊聊天,心里的苦闷也减轻不少。在如东的新店镇,还活跃着一些农民文艺队,这其中的骨干有不少就是留守妇女。随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成,各地村妇代会因势利导,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妇女的业余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处理 外出务工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