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紧迫任务:解决农村新留守流动儿童问题


解决农村新留守流动儿童问题

    ――全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公司和企业被迫倒闭、停业或裁员,预计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无法找到工作而大规模返乡。与此相伴,一部分之前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儿童则重返家乡读书,成了新的留守儿童。而有的父母返乡后,为了孩子的教育,不得不把孩子独自留城就读,成为新的流动儿童。

  据全国妇联对北京、安徽、江苏、湖南、广东等5个省市的调研显示,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往往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重要决策者,其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家庭产生冲击,尤其是对农村新留守流动儿童产生较大影响。

厌学、弃学、行为偏差

――新留守儿童重返家乡读书凸现三大问题

  农民工返乡,无疑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的亲情缺失有一定的弥补作用。但有一部分之前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儿童则重返家乡读书,这部分新的留守儿童有的曾在城市接触过较好的教学资源,回乡后对家乡的办学条件不满意,从而产生厌学、弃学想法;有的因在教材的使用、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方面存在差异,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延误学业,造成留级生比例不断增加。对这些小学阶段的新留守儿童,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教材,已成为学校领导需要研究重视的新问题。

  调查同时发现,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关爱,性格孤僻, 出现行为偏差。由于学校业余生活不够丰富,小卖部、网吧等成为青少年学生课外聚集场所;放学不回家、三五成群街头闲逛,暴力犯罪、财产侵权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年增加。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广大农村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和谐。

  另外,受大学生找工作难等因素的影响,也使农村家长的观念发生一定改变,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认为不管孩子将来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是人才,出现了十几岁的孩子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的现象。安徽怀远县双沟镇一所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较好的农村中学,原有学生1000多名。2009年寒假开学,约有 250多名初中生辍学。有的跟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则闲散在家。

经济压力、升学压力、学习压力

――新流动儿童继续留城就读面临三大困难


  农民工返乡后,由于有的孩子认为回家乡学习环境换了,教材连接不上影响自己的前途,不愿随父母回家乡;而有子女在城市读书的农民工,大多数也不愿意子女返乡读书。

  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独自留城就读,或托付给亲戚照料,或交给学校托管(上学住宿),成为新的流动儿童。而这些远离父母的流动儿童,不仅面临经济、升学、学习等方面的压力,还存在着生活无法自理、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

  新流动儿童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压力。尽管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减轻了农民工的负担,但是对多子女的家庭,教育支出还是家庭最大的开支,尤其是农民工失业和减薪之后,造成家庭收入锐减,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子女就学产生影响,当负担不起孩子的读书费用时,这些农民工子女即使不愿回家乡就读也不得不选择辍学或返乡。

  除了经济压力之外,就是未来升学的压力。这些压力,并非源自他们的学习能力,而是本地区现行的学籍管理办法,对这些新流动儿童将来升初、高中形成了政策性障碍,即使这些还在读着小学的流动儿童,已经对未来的就读前景感到迷惘、不安。

  流动儿童在城里就读遇到的第三大问题就是学习压力。孩子们普遍反映“学习难”。而老师则认为,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导致他们的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

  此外,流动儿童由于来到大都市之后,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和陌生感,存在缺失亲情、友情的现象,阻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解决农村新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农村新留守流动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新留守流动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义务教育 群体 可持续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