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破解农村教育痼疾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


  第三,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使得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有的老师在一个人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的情况下不得不分散精力从事其它职业,增加收入以维持生计;很多乡镇经费困难,学校即便严重缺编,乡镇领导也不让进人,宁愿请素质不高的代课教师以节约资金;山区教师缺编严重,常常是同时教几个学科;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由小学老师调任……

  第四,农村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仍存在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问题。数据显示,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甚至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回乡毕业生不懂科学种田,也无其它一技之长,缺乏谋生本领,形成走出校门,技无一门,回到农门,致富无门的尴尬局面。

  ——农村教育期待与时俱进的创新

  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农村教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需要有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一些代表委员建议:

  一、针对农村地方财政困难、教育基础设施差及仍有学生因为读不起书而辍学等问题,应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农村校舍环境、提高保障水平,并在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继续对贫困家庭子女给予补贴。相信随着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暗房子、破桌子、石凳子、由于经济困难或者读书无用论而辍学的群体会逐步减少。

  二、农村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要稳定教师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建议建立和推行国家层面的农村教师工资及特殊津贴制度,并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考虑到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向贫困农村、山区、边远地区适当倾斜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划分特殊津贴档次等几个关键。同时,依法推进农村教师工资和生活保障机制,采取措施为农村教师自身发展提供有效平台,促进其素质提高,建立如城乡牵手,师资扶贫等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等措施,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到城市学习进修制度。并建议以法律形式明确我国义务教育公办教师为国家教育公务员,研究建立相应的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与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三、针对教材与农村生产生活脱节、农村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仍存在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问题,建议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从新世纪的实际出发,探索不同地区的新思路、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公司加农户贸工农以及各种专业经营、规模经营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因此建议农村教育也应该扩展其内涵,不仅要增加农业生产与农业教育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还需要适应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和培训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提供多种教育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各种教育机构应该逐步成为当地社区文化传播和科技扩散中心,带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

  四、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化在推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包括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最好能通过政府拨款、城市支援、银行贷款和社会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逐步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且不断探索与丰富适合农村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接受现代文明,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扩展视野,促进人的现代化,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

  五、在对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中,建议不仅要统筹规划乡村中小学的布点、新校舍建设与危房改造,而且还要规划未来新城镇建设中的学校布局,使学校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协调,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从更长远的角度,农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规格上要着眼于造就一代具有现代精神的民,即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现代化协调发展准备人力资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中小学 学杂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