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开年之际,再次细读刚刚公布的新医改报告,越发感到在这份被关注了几年,并将至少影响今后几十年,事关中国老百姓健康大问题的报告中,体现出政府将解决问题的重点落在了农村,农村必将成为我国医药经济的重要新增长点。
而作为药企,需要针对农村市场拿出现实的发展策略。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提交的医改报告首次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进行分组审议。新医改七项主张中,农村被提及多次。
“……以农村为重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政府新增卫生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到2008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到所有农村,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减轻个人负担……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为什么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被政府看得如此之重呢?
1月3日,社科院正式发布2008年《社会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尽管多数年份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低于或者与GDP增长持平,但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却超过了GDP增长。《蓝皮书》预计2007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约为8%,是11年来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相比较,城乡收入差距仍在加大,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7.3亿农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7%。由于收入的差距,农村人口在医疗消费上捉襟见肘,加上政府监管力量的不足与利益的驱使,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和假劣医药产品屡禁不止的问题客观地存在着。解决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问题。
另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将会出现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经济增长动力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逐渐转向依靠国内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而且中央也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果能够实现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消费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会加大。政府通过引导,一方面让农民增收,一方面刺激农村消费市场,这也是宏观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财政部、商务部最近启动的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就是类似思路的体现。对农民购买试点家电产品,由中央和试点地区财政以直补方式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以激活农民的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对于政府将医改的重点放在农村以及近年来不断地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两网”建设,提高“参合”补贴和对下乡药企的扶持力度,我们应理解为是政府在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相结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迅速落实的医改政策在提供极大机遇的同时,当然也对医药企业提出了要求,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与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配套,是摆在医药企业眼前的一种考验。尽快搭建起覆盖大部分农村市场的药品配送网络和生产有质量保证、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药品,是广大国内药企需要解决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因为政策面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重点在农村。
“医改政策在提供极大机遇的同时,当然也对医药企业提出了要求,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与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配套,是摆在医药企业眼前的一种考验。尽快搭建起覆盖大部分农村市场的药品配送网络和生产有质量保证、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药品,是广大国内药企需要解决的最为迫切的问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8-01-08/14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