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安徽:构筑农村药品安全“保护网”


  购药渠道乱、药品存放杂、诊所与住宅同室、无证药贩猖獗,这曾是我省农村药品市场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今,全面铺开的“两网”建设,正迅速改变着这一切——

  2004年以来,乡镇药品价格下降19.6%,村药品价格下降27.5%,村级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比县级医疗机构低19.2%。
据此按人均药品消费80元计算,平均每个农村人口每年可省药费20元,全省农村每年可省药费约8.6亿元。

  药品供应网、药品监督网这“两网”建设,对农民用药减负的卓越贡献,在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数字中得到了有力证明。

  规范:让村民购“放心药”

  舒城县万佛湖镇闸口村卫生室设在一个整洁的农家小院内,诊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四室分开;药店虽不大,冰箱、空调等设施却一应俱全。

  这里每天要迎来50多位患者,主人高清盛医生自然为生意兴旺而喜在心里:“药品由大医药公司集中配送,贮存、养护、使用也有严格规定,农民用药安全了,我们行医也放心多了。现在的就诊量足足比以前增加了20%!”

  2007年,我省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面已达98.1%,一个“政策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共同发展”的全省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已全面形成。

  把部门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强力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全面创建“规范药房”工程,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目前,全省已有70%以上的乡镇医院、40%以上的村卫生室按GSP要求建设了规范药房,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同网同质同价”的安全药品服务。

  “引导不包办,到位不错位”。为鼓励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多渠道、多模式发展,省药监系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大型企业参与农村药品配送,同时下放零售连锁企业审批权、降低农村零售药店准入条件,着力降低药价、提高覆盖率。目前,全省平均每乡镇有2.8家药店,形成以“药品直配”为主,“连锁经营”、“医院代购”等为辅的农村药品流通业态,农村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4.2%,初步解决了农民购药难、购药贵的问题。

  监管:让“李鬼”无处逃

  天微明,24岁的吴伟便推着他那辆旧摩托车、顶着初冬的寒气出门了。过几天县里要在他所在的太湖县北中镇举办乡镇医疗器械从业人员培训班,作为镇上的药品协管员,他得把全镇18个行政村的70多位村卫生室、卫生站负责人全部“宣传”到场。“今天去的村子远,骑车要40分钟。早去早回,这样下午还能回来联系场地的事儿。”

  这,只是一名乡镇药品协管员的平常一天。

  目前,各县药监部门普遍只有十几个人,要对几十个乡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农民的用药安全负责,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为此,在加强药品供应网建设、从源头规范药品市场的同时,全省药监系统依托基层计生系统网络,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坚持药品供应网、药品监督网“两网”齐头并进。

  目前,全省共聘协管员2911人、信息员24235人,初步建立起以药监部门执法监督为主、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等社会监督为辅的三级农村药品监管网络,把监管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药店、每个医疗点,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无盲区监管。

  同时,各地还以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协管员、信息员的积极性。他们走乡串村,深入宣传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并收集相关信息。2005年—2006年,全省通过协管员、信息员反馈的信息而查处的假劣药品案件达2130件,占全部案件数的15%,案值约400万余元,有效保证了农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创新:促“两网”运行好

  要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安全、优质、低价、方便的药品服务,农村药品“两网”就要建得起、立得住、运行好。

  88%的乡镇实现协管人员、办公场所、工作任务“三到位”,90%的乡镇做到协管人员、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五落实”;“直配式”、“代购式”、“连锁门店式”、“现代物流式”、“便民药店式”等“多点开花”农村供药模式的形成,不断丰富着“两网”建设内涵……四年多来,各地“两网”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政策引导 多渠道 农民群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