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1月26日讯教育部新闻办26日下午举行2007年第1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新闻界介绍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完成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介绍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情况。
李天顺说,经历五年的艰苦努力,工程目标即将全面实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实施的。这个工程后来被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工程的目标当时是这样描述的,要到2007年,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压拥有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使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到今年年底,工程预定的目标将如期实现,包括了工程的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和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广泛应用等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对于工程的机制建设非常重视,建立起一套很好的机制来保证工程运行。例如,对主要产品的供应商进行了预招标,选择最好的产品供应商来参加工程的建设;实行后付款制,即通过验收后才支付款项;工程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当工程硬件设施到位的时候,软件资源也就同时到位了。同时,人员也经过培训可以投入使用。
第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部、发展改革和财政部等等相关部门对这项工程的实施都非常重视。把远程教育作为为农村教育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不仅仅亲自研究、部署,及时解决问题,而且亲自参加检查和指导。当工程建设完成的时候,在县一级实现对每一所学校的验收和检查。在省这一级,实现了对每一个县的逐县的验收和检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第三,工程的信息化是我国农村大规模普及信息化的一个非常伟大的创举。众所周知,这个工程定义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贫困的农村中小学。要实现这样一个覆盖,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工程的建设者们的足迹,可以说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李天顺介绍说,为了把设备送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动用了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有马车、驴车,有渡船,有竹筏,有牛背、马背,有肩挑、人扛,中国教育电视台曾经拍过一个专题片,反映了一组设备是怎么到学校的,开始的时候是汽车,汽车走不动了,卸下来,放在马背上,马驮着走,马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前面一条大江,大江上面只有一个铁索,于是把设备卸下来,把马从铁索上弄过去,然后把设备再弄过去,人过去以后,放在马背上再重新走。工程的建设者们,就是这样把一套一套的设备送到了我们每一个农村中小学。只有设备下去了,培训下去了,资源下去了,而且普遍运转起来了,我们才可以说,我们搭建了一个遍及全国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
第四,工程的应用得到普遍重视。陈至立国务委员一直强调,要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意义。要把工程的应用,放在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周济部长要求我们,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应用,重在应用。陈小娅副部长明确提出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要走进教室、面向学生、用于教学。例如典型带动、现场会、落实培训、资源整合、制定制度等。在基层的农村中小学一些关于远程教育应用观点是非常普及的。比如说,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宁可用坏,不能放坏;普遍地用起来,深入地用好,持久地用下去;一机三用,一个计算机有学生用、老师用、农民用等。
李天顺介绍说,陕西的工程是今年年底全面完成的。最近,他们又在部署2008年到2010年远程教育应用行动计划,就是要用今后三年的时间,逐步地、深入地推进远程教育的应用。我们在宝鸡的梅县看到他们的教育局正在整合全县的力量,为中小学的每一课去组织进行一种课程设计,告诉老师们,有什么资源可以用,怎么用这些资源给农村的孩子上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7-11-28/14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