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作服务站:家门口享受就业服务
这几天,贵阳市清镇市前进社区居委会的劳动保障协理员王兵、马英正忙着为社区内群众办理各类就业创业补贴。两人负责前进社区1286名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服务。
“你看,这一位办理的是自主创业场所租金补贴,刚刚通知他补齐所差材料后很快就能办下来了。”翻阅着厚厚一叠申请表,王兵对记者说。
王兵和马英要实地调查每一个申请者的经营情况、用工情况。“每个月大约有一半时间在外调查。”马英说。清镇市每年都要分类开展劳动者就业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王兵和马英的文件柜里,就业失业人员台账、残疾人就业台账、零就业及就业困难人员台账、高校毕业人员台账、能人台账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保证了就业服务目标明确,落到实处。
根据台账,劳动保障协理员可以实现对就业困难人员点对点的就业帮扶。
由于年近8旬的母亲需要照料无法外出找工作,冷军一直待业到40多岁,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夜间保安解决了他的就业。
“1个月900多元的收入不算多,但是我可以在家照顾母亲了”。冷军说。最让他高兴的是,前两年,母亲几乎不能行走,现在却是精神矍铄,利落地给前去探望的协理员让座,倒水。
如今,清镇的40个社区中已有26个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在283个行政村、40个社区建立起来的劳动工作服务站让清镇市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市、乡、村的三级覆盖。数百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活跃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业服务。”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良燕说。
人力资源市场:劳务合作通江达海
每月18日,清镇市人力资源市场都要举行一场就业招聘会。招聘会有完善的信息发布渠道,相关信息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向社会广泛告知。即便是最偏远的乡镇、村寨,大家都知道:“18日,是找工作的日子。”“要就业,找市场”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清镇较为边远的7个乡镇,还建起了人力资源分市场。“这样,人们就不用赶几十公里到市里参加招聘会了。”陈良燕说。
清镇人力资源市场的名声也传到了省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议不妨扩大覆盖范围,所以,如今招聘会的短信通知已经覆盖了清镇周边和织金、威宁等地。
依托人力资源市场,清镇市的就业服务体系一头连上了千家万户,一头连上了沿海地区变化万千的就业市场。
清镇市人社局派出的多支小分队,常年赴东南沿海等地搜集用工信息,在招聘会上集中发布。根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人才市场已经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12366人次。
跨区域的劳务交流,使清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福建漳平市与清镇市“一见钟情”的劳务合作结缘,在清镇至今传为佳话。2008年春节前夕,已经买好了下午返程机票的漳平市招工人员,利用上午的时间到清镇市人力资源市场“随便看看”,没想到一下子签下了130多个工人,他们干脆退掉了机票,改乘几天后的火车返回福建。从此后,漳平每年都要到清镇招工。
近年来,广东深圳、东莞、珠海,福建漳平、泉州、建阳、惠安,浙江义乌、顺德,江苏苏州、南通,重庆永川等地的劳动部门和清镇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就业服务也从单纯的招工,延伸到劳动维权、农民工子女入学。
统计显示,目前,清镇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9.3万人,每年实现务工收入4.6亿元。
职业培训:从找工作到找好工作
6月,高考、中考相继结束。
清镇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开始准备与各所高中联系,了解学生考试情况,调查没有如愿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高中毕业生的劳动技能培训需求。中考结束后,这样的联系和了解还将面向各所初中展开。
立足于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依托职业技术学校,清镇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久前入驻清镇职教聚集区的贵阳工商职业学院,今年就准备招收超过2000名学生。
“我们将动员毕业学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以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陈良燕说。
自2006年以来,清镇已经对38000多人展开了职业技能培训。10000多人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每年一次的青年技能比武大赛,成为清镇掀起职业技能培训热潮的平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7-05/13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