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金融业积极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


  编者提示:金融业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扩大支农贷款对象,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地方“三农”经济的发展。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村的重要内容,对于县域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农民工就业质量及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

  文/单玉琴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民工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现转移就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近 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工转移就业问题,把农民工转移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下大工夫狠抓劳务输出工作,并相应出 台了一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全旗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农民工流动转移的规模不断增加。2011年巴林左旗农民工输出总数为55113人,其中: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40185人,就近就地转移就 业22120人。二是农民工流动转移就业组织程度有所提高。2011年通过劳务经纪人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转移农民工达35124人,占输出总数的 63.7%。三是农民工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四是农民工素质不断提高。五是农民工的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巴林左旗2004年劳务输出收入为1.5亿 元,2007年劳务输出收入为3.31亿元,到2011年已实现劳务输出收入4.85亿元,增长较快。

  通过对农民工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民工流动转移就业质量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工劳动合同没有落实。劳动用工关系方面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服装加工、纺织等行业,除少数从事管理和稳定的技术骨干以外,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落实劳动合同。

  二是安全生产无保障,农民工工作环境恶劣。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用工大部分是农民工,生产环境差,阴暗闭塞,整个生产车间粉尘、噪音、有毒气体往往 与农民工作业相伴,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更有甚者,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违规要求农民工无证上岗作业。这些不仅严重摧残了农民工的身体健康, 而且造成事故频繁。

  三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没有真正落实。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极其有限,致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另外,农 民工劳动报酬存在严重的被拖欠现象,劳动报酬被拖欠克扣,使农民工不仅没有剩余的资金参加提高自身素质的培训与开发,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金融服务农民工的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金融部门还没有出台针对农民工就业的具体金融支持政策和措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生力军,也将农民工视同农户看待,由居住地农村信用社对其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或农户联保贷款等。

  一是金融服务品种少。目前农民工涉及的金融服务,一般只局限于存款开户、办理储蓄和电子汇兑等几项常规业务。商业银行缺乏针对农民工客户群体的 专门金融服务产品,现有的金融产品使用成本较高。如银行卡开立需手续费和年费各10元,向异地汇款要收取汇款额0.5%~1%的手续费,异地取款也要收取 相应的手续费,这对于靠打工谋生的农民工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是金融服务渠道少。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金融资产微薄,在外务工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不少农民工由于工资发放不及时造成暂时生活困 难,因为户口不在当地,难以得到信贷支持。而对于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来说,县域信贷服务农村信用社是主力军,但农村信用社实力有限,加之农民工有效抵押资产 少,贷款需求满足程度也不高。

  三是金融服务宣传少。农民工普遍流动性强,金融知识匮乏、信息不灵、理财意识不强,很难有时间主动接受金融服务宣传,从而无从接受各类新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也缺乏针对农民工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使农民工无法充分享用各类现代化的金融服务。

  改进金融服务的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仅仅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数量上的转移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 提高农民工就业的质量。2006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充分阐述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 则。目前,农民工转移就业,从总体上来看,应该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依法规范劳动管理,加快农民工技能培训,强化对农民工的金 融服务,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从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品种 产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