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创新提升“双转移”水平


本报讯 昨日,副省长刘志庚带队来梅调研承接产业转移和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情况。刘志庚指出,“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必 须紧紧围绕“五年大见成效”的目标要求,咬定目标、凝神聚力,着力创新合作共建机制,切实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园区生态化集约化发展,坚定不移加快 推动产业转移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开创产业转移工作的新局面。

省政府副秘书长林英,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曾兆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林位超等参加了调研。市委书记朱泽君,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叶胜坤等陪同。

昨日上午,刘志庚一行来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进工地、入厂房,看项目、听汇报,先后查看了紫晶光电、广汽强华、正源华茶、珠江啤酒、威而 信、赛翡蓝宝石和畲江碧桂园等项目,边走边看、边听边议,详细了解园区整体规划建设情况,对园区成功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处处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给 予充分肯定。

下午,调研组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梅州和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有关负责人就承接产业转移和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的情况汇报,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认真研究如何更加有效推进产业转移,推动创新提升“双转移”水平。

刘志庚充分肯定了梅州等五市扎实推进产业转移取得的明显成效。

一是机制新。五市积极探索新思路,为深入推进产业转移提供了持续动力。譬如梅州与广晟集 团携手共建中国南方稀土科技城,为大型企业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创造了范例。

二是理念新。各地注重以先进理念推动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承接层次、 努力提升园区发展质量。

三是产业新。各地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引进高技术含量、低污染排放的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梅州,进驻园区项目的整体 水平较高。

四是面貌新。五市抢抓“双转移”历史机遇,进一步优化软硬发展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刘志庚同时指出,五市产业转移也还存在一些 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包括园区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偏低、基础设施配套仍然不足、集聚发展程度有待提高、机制体制亟待完善等,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加以 改进。

刘志庚指出,“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牢把握“加快转型 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围绕“五年大见成效”的目标要求,咬定目标、凝神聚力,坚定不移加快推动产业转移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开创产 业转移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着力提升发展“三重”。通过优先扶持重点区域、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发展。一方面要用好用活省的各项扶持资金和 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配套,优化园区生产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选准和培育发展园区主导产业,积极创新招商模式,大 力推进主导 产业招商、特色资源招商。梅州等地尤其要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反哺工程,引导乡贤积极参与园区发展。

二要着力推进合作共建机制创新。借 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与对口共建市加强研究,深入推进跨区域联合办园新模式,引领产业要素更加合理配置、更加优化组合。

三要着力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加 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方位完善与主导产业相配套 的现代服务业。主动学习珠三角地区先进的行政服务和管理理念,大力推行 “一站式服务”、“保姆式服务”,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要着力促进园区生态化、集约化发展。树立长远眼光,坚持生态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坚 决防止污染转移,努力提高低碳环保发展水平。进一步集约节约用地,确立以单位土地产出率衡量园区发展成绩的导向,努力提升园区发展效益。

五要着力让产业转 移惠及民生。将产业转移与拉动就业、增进群众福祉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把园区打造成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阵地,让农民从“双转移”中 得到实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主导产业 积累 进一步优化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