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就业方程需合力求解


  就业是道难解的方程,影响因子实在太多。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这道方程会由一元向多元升级,求解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难度大,不等于无解。求解过程正是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候,得出正确结果,就是民生得到改善、人民福祉得以增进的时候,同时也就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局面得以巩固的一个重要标志。道理很简单,有业可就意味着生活有了来源,养家糊口有了基本保证,是改善生活、改变处境的基本途径和前提。相反,失业待岗,靠政府救济吃低保,生活只能停留在最低层次,仅仅是解决温饱而已,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奢想;况且,失业若成大军,政府包得起吗?愤怒的情绪一旦被点燃,游荡的队伍滋事难免,社会能安定吗?

  显然,这些混乱的局面需要我们极力避免成为现实。近十年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至少有两次以就业为主题,并反复重申“就业是民生之本”,把促进就业看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就业优先战略得以出笼,且作为政府综合考核的硬指标、硬约束。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可以看出就业之于高层决策者来说处于何等重要的位置。求解这道方程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各方协力攻关。

  要看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叠加构成了就业严峻的局面,的确不是从一个方面下手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多元方程。从就业压力来说,仅大学生就业群体,今年将达680万之巨,加之上年未就业的,人数恐怕要达到800万左右;另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2011年总数达25278万人,比2010年增加1055万人,而正常年景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万。显然,要消化这么多的待岗人员,“压力山大”。

  问题是,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换句话说,一边需要人干,一边有人干不了,还有人挑三捡四,嫌待遇低不愿干。有岗无人就,有岗不能就,成为促进就业过程中的难题,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就是一个生动写照。这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过程中遇到新的倒逼力量。如果继续延续过去的模式,以为支口锅、办个厂,随便搞个低端加工买卖就能吸引就业、解决就业,那就错了。即便是吸引了就业,在这个高成本时代来临之际恐怕是做不长久的,有订单无工人,只有退单倒闭一条路了。这样,必然加剧就业求解和社会管理与维稳的难度。

  怎么办?还是从逻辑角度出发,将就业这个链条拉直,仔细分析在这个链条上有哪些环节,涉及哪些影响因子,先分后合,再统筹。

  就就业主体来说,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来识别、比对就业岗位,通过谈判获得合适和匹配的薪酬。关键点在于,求职者本身的素质、职业技能的高低,以及择业的心态,把这几个要点恰当把握,自身理性对待,加之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即可实现对接。正常情况下,薪酬是与能力的增长动态提升的。能否长久在某个岗位做下去或者在某个城市待下去,与生活成本有关。这需要个人权衡。生活的舞台很大,找到合适的地方演出才最精彩。

  就用人单位来说,创造就业岗位是最大贡献。以企业为例,其潜力在于其产品的市场前景、创新能力和受外部约束的程度。在创造就业的单位中,要数民营企业潜力最大。关键点在于,无论是企业产品还是企业制度乃至企业伦理都必须与时俱进。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有市场,但是低成本、小作坊式的生产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环境约束,必须统筹考虑,有长远眼光。考虑环境成本,实现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出口价格,提高工人工资,这在东部发达地区很迫切。否则,“民工荒”暴露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无解,先行地区的优势丧失就有可能走向衰弱,经济不可持续的危机引发矛盾而演变成社会危机。这必须警醒。

  政府是促进就业的关键力量,其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努力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就业岗位的供给、供需双方能否顺利对接,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企业保持活力,不断向上生长,是就业岗位不断创造的源泉。政府要为之做好服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就业、体面就业、和谐就业是稳定就业的关键举措。媒体曝光的山西长治等地的公务员招考中“状元被刷”、“萝卜招聘”等事件十分恶劣,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就业公平,必须扭转。全国出租车行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是一个好的开始,应以此为契机推动行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识别 市场调节 萝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