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就业服务还须再加力


  编者按 加强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是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考察福建省泉州市、浙江省宁波市以及河南省濮阳市在农民工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险三方面的就业公共服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认真贯彻执行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服务配置方式,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建立机制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等政策措施。
  
  李 璐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城市实现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39.1%、建筑业占17.3%、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9%、其他服务业占11.8%,将近90%的农民工实现了“进城”。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推动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是,进城农民工的整体就业水平不高,与就业相关的公共服务需求满足情况不佳。目前普遍存在工资水平低,劳动时间长,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险缺乏等问题。
   为考察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农民工主要流入地――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分别选取了福建省泉州市和浙江省宁波市,同时选取了农民工重要输出地河南省濮阳市,希望通过综合调研外出务工人员和暂时返乡人员对于务工所在地的就业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反映不同基本特征、不同来源地、不同行业农民工的就业公共服务实际情况。
  
  1 被调研农民工70%以上学历仅初中,并无劳动技能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非常多样,此次调研根据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婚姻状况、行业等基本变量,分别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60位农民工作为典型案例,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公共服务需求反映出一般农民工需求。调研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总体来看,此次调研受访农民工年龄跨度大,最低年龄19岁,最高65岁,其中20~40岁农民工占主体,占68.3%,“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48.4%。从宁波外来务工人员的学历和技能水平来看,超过2/3的受访农民工为初中文化程度,无劳动技能的占69.36%,宁波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大致可以用“两个70%”来概括,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民工普遍存在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受访农民工中75.0%为已婚,并且绝大多数已婚农民工的配偶也出来打工。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民工占主体,
  有63.3%,同时应该看到,超过1/3的农民工收入在3000元以上。21.7%的农民工表示从未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23%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城镇社会保险。
   (见表1)
  
  2 政府提供职业服务赢利与否值得探讨
  
   职业介绍服务是农民工实现进城务工的首要服务需求。职业介绍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农民工流入地的职业介绍服务,另一是农民工流出地的职业介绍服务。调研发现,76.5%的农民工的现有工作岗位是通过老乡、亲友介绍获得的,少量案例是通过政府提供的职业介绍服务找到工作的。在劳动力输出省的调研反映,部分农民工具有当地政府的职业介绍经历,反映出当地政府在职业介绍方面的问题如下:一是政府提供的职业介绍具有赢利性,以将农民工尽快输出到相关单位为主要目的,对于单位的实际质量没有足够调查和限制,导致农民工在到达实际工作单位后,发现与先前开出的条件不匹配;二是当地政府在职业介绍后,没有对农民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追踪,政府作为农民工与就业单位的桥梁作用不能够体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农民工表示,一是希望用工单位提供较好的待遇,尤其应避免出现招聘许诺与实际用工不相符的现象;二是希望政府协助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为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好的优惠政策。
   实际调研情况反映,作为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的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尝试将职业介绍外包给了社会单位,对于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做出了探索和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对于外包单位缺乏足够监督,以及对于农民工实际用工情况缺乏摸底,导致其不能全面把握真实的用工情况等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多渠道 数据 政策措施 存在的问题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