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对我国现阶段就业形势的认识问题


  我国不是没有劳动力,而是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因此,未来更主要的是要提高劳动密集型从业人员的素质,延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的低劳动成本优势。2003年前,农村年轻外出务工人员只能拿到和改革开放初期父辈们一样多的工资,月工资长期维持在600元左右。但2005年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超过1000元,工资在2年左右时间内增长超过60%。此次金融危机后,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20%。很多人因此惊呼,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丧失,经济增长竞争能力开始下降,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果真如此吗?

  (一)我国是否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

  从数量看,我国在未来20年内还将处于二元经济的不发达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还需要转移20年,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仍然有劳动力资源数量巨大的优势。同时,劳动力供求特点将发生一些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逐步老化,劳动力需求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东部地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会越来越大。

  从总的劳动力成本看,虽然名义工资上升,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名义工资增长,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成本并没有上升。从国内纵向比较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生产率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加迅速。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为例,1998-2006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6.27%,同期,全国工业企业职工工资年平均增长12.85%,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增长率4个百分点。因此,当前工资增长不仅没有带来真实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且还导致成本的下降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从国际比较看,1991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同行的1.7%,这一数字到 2000年增加到3.7%,10年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上升了2倍。从劳动生产效率来看,1991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效率仅相当于美国同行的1/40,而2000年这一数字变为1/10,10年间中国工人的效率增加了4倍。相对于成本增加来说,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增加速度似乎更快,这意味着中国工人的竞争优势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小了。

  在总体的劳动力真实成本没有上升的同时,国内地区间的名义工资在发生变化。相对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名义工资上涨越来越快,未来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主要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经历3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起飞阶段后,要实现从中低收入向高收入阶段的成功跨越,必须进行发展模式创新,冲破由发达国家控制技术和出口资本赚取高额利润和超前消费,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廉价土地、资源、劳动力和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和节制消费的分工格局,由外需拉动向内生发展模式转变;由高投资模式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成本扩张的增长模式,向由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转变;由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高素质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社会建设的方向转换到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的轨道。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全局考虑,而不是因为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提高。在我国目前阶段,不能由于认为劳动力短缺来主张退出劳动密集型产业。

  基于庞大的劳动力基数,以及农村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在今后20年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缓慢的梯度转型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投入来获取利润的企业、行业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转型问题,将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梯度转移。未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西部地区还将大力发展20年。

  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是低成本、小规模企业的代名词,劳动密集型也要实现高素质和体面的劳动。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退出市场,不一定是由于劳动力数量不足,而有可能是劳动力素质低。在我国目前阶段,不能由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退出就认为是劳动力短缺。我国不是没有劳动力,而是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因此,未来更主要的是要提高劳动密集型从业人员的素质,延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处理 竞争能力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