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千盛:2006年,长汀成为福建省最早实施温暖工程项目的县份。只要农民有意愿,即组织其参加培训。除在城区和开发区定点培训外,还由培训实体将培训设备用“大篷车”拉到18个乡镇和一些较大的行政村巡回培训,把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把培训推向市场,由县统战部、职教社直接向培训实体购买培训成果,形成了“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的机制。以培训产业工人、培育新型农民为导向,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和力量,搭建“大职教”平台,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据调查,通过温暖工程培训转移就业的学员,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使农民“掌握一门技术,找到一个岗位”,取得了 “发展一域经济、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一个家庭”的效果,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村建设。温暖工程已成为长汀县职业培训的品牌项目,长汀县委统战部被评为龙岩市统战系统先进单位,长汀中华职教社也被福建中华职教社评为先进集体。
话题之三
创造职教扶贫新模式
温暖工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并结合这两种手段,为迫切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富余劳动力提供服务,开辟了协助政府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实现社会公平的新途径。
张榕明:温暖工程秉承“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矢志不渝,做好做大”的宗旨,为迫切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富余劳动力提供服务,帮助、指导他们就业转岗,合理开发利用人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温暖工程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积极参与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实行科技扶贫,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如黑龙江、河南、河北、湖南、安徽等省把实施温暖工程与办学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依托城市、面向农村”的办学方针办职业学校,针对农业大省的特点开设多种专业,面向农村招生,收费低、减免广,为农村直接培训各种实用人才。黑龙江省泰来县以职教社员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支持社员创办农业科研机构、产业协会,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推广各类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受到了当地农户欢迎。另一方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多渠道转移培训,推进城镇化进程。温暖工程与各地农、科、教等部门培训体系相结合,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近百个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并推荐、安置他们就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重庆市面向库区实施移民培训,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温暖工程积极与“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相结合,挖井、种草种树、人工封育、大力建造治沙林,既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转移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加快了兴乡富农的步伐。
高鸿宾: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接受温暖工程培训后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月收入比未接受培训转移的农民工高出200多元,比在家务农高出约400 元。温暖工程免费培训,使广大转移就业意愿强烈、无力承担培训费用的农民有了宝贵的学习技能的机会,前面提到的三个省市免除农民学费3000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民接受培训的费用负担。三个省市在实施温暖工程过程中,都采用了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的方式,由培训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受训学员转移就业,减少了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有序化。通过温暖工程培训,促进了农民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民非农产业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外出务工农民的工资水平、工作适应力、工作满意度都有了较大提高。受训农民树立了勤劳致富、劳务增收的思想和科学的就业、择业观念,增强了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王献行:离开家乡时,我对自己承诺,要通过温暖工程这个项目改变自己,改变我的家庭状况。如今通过学习,我的目标比这些更远大,我要成为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我永远不会忘记家里人在我临走前那对我期望的眼神,也永远不会忘记企业领导们对我的关怀,更不会忘记温暖工程给予我这宝贵的机会与每一丝关怀,我确信通过温暖工程给我提供的这一平台,我将成长为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2-14/12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