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沛县大学生村官们在创业中贴近农民 融入农村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个体型粗壮、皮肤黝黑的大男孩。他的裤脚沾着泥水,拖鞋沾着泥水,指甲缝里也满是泥垢,一点也看不出“天之骄子”的痕迹。惟有那副无框眼镜,还能透出些许书生之气。

小伙子叫虞根华,是沛县大屯镇石大屯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别看他貌不惊人,刚来村里一年,却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月3日的早晨,在石大屯村草莓种植基地里,虞根华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之路。

虞根华到石大屯之前不久,有几户农民曾尝试种植草莓,由于不懂技术而以失败告终。如何引导农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尽快走上致富道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联合其他7名大学生村官,去年9月,通过贷款、入股和集资的方式,一口气在这里建起了30栋钢架草莓种植大棚。

创业之苦,殊难预料。为了省钱,他们买来钢架,自己动手架设 大棚。由于没有经验,第一个棚竟然搭了两天半。接着,刚刚搭好准备栽苗的大棚又被一场大雨泡在了水里。虞根华找来十几个人连夜抽水。那一夜,他的脸上雨水和着泪水,真的就想甩手不干了。

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30个草莓大棚获得了喜人收成。现在,石大屯村有近百户农民投身大棚草莓种植,发展了钢架大棚386栋,还引进了国内最高档次的草莓品种红颜草莓,成了全县有名的草莓种植基地。

虞根华认为,最大的收获并非创业的成功,而是乡亲们对他发自内心的信任。这里的老百姓没有把他当成“外乡人”,庄稼活上有个大事小情,都来找他帮着拿个主意。

虞根华腼腆地说:“其实刚开始,我对农业真的一窍不通,天天抱着一本厚厚的农科书本看。经常有老乡拿着一把病苗问我‘这苗啥病啊’,我如果见过就会跟他们讲,这苗啥病,该施什么药。如果没见过的就傻眼了,只能查书本‘现学现卖’。有一次,连书上也没有找到,我就拿着病苗跑到上百公里外的河南商丘去请教专家,这才帮老乡解决了问题。”

离开虞根华,我们来到沛县朱寨镇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占地300多亩,有20多名大学生村官在这里用青春和汗水收获着成功和希望。

一块正在开垦的菜地旁,我们巧遇在这里调研的沛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明。他告诉我们,从去年开始,沛县开展了“扶百名村官,惠万家农户”活动,全县117名大学生村官,个个都有创业项目。

孙尉是安国镇马庄村的大学生村官。姑娘的脸上总是挂着青春的笑容。听当地干部说,孙尉是地地道道的城里孩子。200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中文系,原本已经和一所条件优越的高级中学签订了就业协议,听说有个“苏北计划”时,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那份工作。为此,她还和父亲发生了不小的争执呢。

如今的孙尉已干出了名堂。她在大学生创业园承包钢架大棚20个,又在她任职的安国镇马庄村承包了70亩土地,专门从事辣椒制种和黄瓜制种,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在创业中,孙尉还收获了一份爱情——与同在马庄村做村官的大学生张卫喜结良缘,并且共同创立了自己的辣椒种子品牌——“双味”。孙尉说:“我承包土地,赚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是要让村民相信,按这种方式做,就能提高收入”。

最让孙尉难忘的,不是创业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而是身边乡亲们对她的那一份爱。去年“三八节”的时候,孙尉抽空到沟渠旁想采点荠菜吃,没想到,村民们看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满满当当的两口袋荠菜就放在了她的办公室门口。去年6月,孙尉到大学生创业园承包大棚,马庄村的十几个农民赶了几十里地到这里,义务为她打工——说起这些,孙尉有些哽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草莓 辣椒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