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传统手工艺如何“发新芽”


  广绣推行科学管理实现“工业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顺德广绣变革传统生产模式,推行科学管理实现“工业化生产”,有效地提升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在大良华盖路步行街,一幢古朴的广绣大厦伫立其中,在周边现代商业品牌的衬托下,显得很不起眼。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身处其中的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却是全国最大的广绣生产商,其生产的披肩至今依然远销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在传统手工艺逐渐式微的今天,广绣为何能够继续续写辉煌?“行业可以服老,但管理不能落后。”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乃谦说,在新形势下,该公司一改传统分散到户的生产模式为工厂集中生产,并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对刺绣动作进行分解及合理化改革,不仅使绣品的质量得以提升,还大大提升了广绣的生产效率,其绣品价格也从原来的每幅平均不足300元上升至目前的四五千元。本土企业家叶中平认为,富德这种做法甚至可以成为MBA管理的案例。

  从“单干”到工厂集中生产

  顺德自古以来就是民间文化艺术的富矿,其中广绣尤为著名,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历史记载,广绣在明代就已经成为广府地区的手工业。

  据郑乃谦介绍,广绣传统的生产模式主要是将产品发至千家万户,各个绣工在自己的家庭里进行工作。绣工一般为家庭主妇,利用休息时间绣花,成为家庭收入的一个补充,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绣工来源广泛,厂家只需提供原料,生产成本非常低。

  但是,这种生产模式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遭受巨大的冲击。首先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人们的就业机会日益增多,繁琐的手工活逐步遭到淘汰。“以前绣工很值钱,比一般的农民收入都要高,但现在工厂多了,绣工的工资相比之下就没竞争力。”郑乃谦说。另一方面,由于绣工技艺参差不齐,完成绣品的速度快慢不一,甚至绣品的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弱点在2004年的一个订单中就充分暴露出来。是年5月,西班牙王储大婚,马德里市场需要大量的方披肩,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所有披肩必须在5月前到货。但受制于这种分散生产模式,郑乃谦觉得难以保证货期,结果没敢接下该订单。

  正因为如此,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加快了集中生产的改革。“一下子成本就提高了好多,又是厂房又是后勤,还需注册各类证件。”郑乃谦说,但集中生产最大的好处就是达到现代管理中所说的“过程控制”,控制生产进度,同时也能对工人进行集中培训,通过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让刺绣动作标准化合理化

  集中生产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对郑乃谦来说,他还必须面临着手工业劳动工人日益流失的挑战。至今他依然清晰记得,在1990年前后,由于工资低等问题,80%的绣工陆续改行,人才大量流失使众多企业全面倒闭,整个行业处于濒危状态。“随便在家里种点青菜卖也要比绣花来钱。”郑乃谦这么形容当时广绣绣工们的普遍心态,他开始从港澳台企业内迁的热潮中得到启发,转向其它地区寻找绣工。

  19年来,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开拓新绣区,从顺德到潮汕,再转粤北、粤西,进一步发展到苏、浙、赣、川等省市。同时,该公司专门配备了一支30人的技术队伍,常年分布在新绣区组织广绣培训,至今经过培训的人员超过3万人,现在仍在从事广绣行业的还有8000多人。

  但是,生产环节的外迁并没有带来质的改变。由于生产效率的低下,绣工的工资依然难以提高。郑乃谦通过观察发现,绣工效率低下除了个人的性格之外,还在于标准的缺失,每个绣工都有自己的动作习惯,但不见得是最合理的。“我曾去过一个外省的工厂,用秒表测算一个刚进厂的绣工,完成一套刺绣动作需要 9秒,半年之后,我再到这个工厂,这位工人抱怨工资低,我再测算,还是9秒,但如果按我们的标准,这个动作平均3秒就能完成,这恰好解释了为什么绣工的待遇低。”郑乃谦说。

  为此,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就聘请大学生对刺绣动作进行分解和合理化研究,将广绣的具体动作进行拆分,对发生频次最高的动作进行耗时标准的制定。在经过长达六七年的数据收集和观察后,总结出现行的这一套生产时间标准,“拔针插针拉针捅针是广绣中一套基本动作,大多数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3秒完成这套动作的水平,这是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得出的结论。”郑乃谦向记者介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其它 农民收入 区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