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94% 高校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其中我省高校毕业生近2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广告专业的师生对哈尔滨十所高校的500名毕业生做了记名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的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30.2%毕业生能接受1000元最低工资

面对就业难,54.7%的毕业生降低了工作待遇的要求,不再唯体面、高薪是图;不再投出简历后,在家静等“消息”。他们认为,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步入社会的平台,其最主要功能就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掌握工作经验。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马博,已经与晋煤集团下属电缆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公司和他签订的试用期基本工资是1200元,并提供五险一金,提供住宿和相应的福利待遇。他的话代表了许多毕业生的心态:“现在找工作对工资要求不是很高,够基本生活就可以了。”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0.2%的毕业生能接受最低工资为1000元左右,32.7%的毕业生为2000元以下,28.6%的毕业生为 2000—3000元,而1000元以下和3000元以上的接受率分别为3%和4.06%。

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仅占14.2%

大学本科四年,学习的课程众多。但许多毕业生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差甚远。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的王影同学说:“我大学四年学的是园林设计专业。大四实习时,我想找个对口的工作,可真的很难。辛苦地找了3个月后,我最终放弃了园林设计专业,而在哈尔滨一家企业做起了办公室秘书的工作。没办法,先找到工作就业比什么都重要。”

调查中,有28.4%的人找到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50.8%的人为基本对口,只有14.2%的毕业生找到了非常对口的专业。面对这种状况,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参加短期的职业培训,然后再找工作。因此,社会上相应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位培训班负责人表示,企业、单位不是不需要人才,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他们更愿意录用成手,而不是新手。

考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只有4%

说起找到工作后第一件想做的事,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生李玉晨眼含泪光:“我是贵州的学生,家在一个小乡镇,是妈妈含辛茹苦把我带大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每次开学时,手里拿着妈妈辛苦省下的几百元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现在,我找到了工作,每月会把一半工资寄回家里。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家里的生活困难,但这是我应该做的。等我在哈市的工作稳定后,就把妈妈接过来一起生活。”

调查中,有72%的人在毕业后最想感谢的是父母,24.5%的毕业生首选发展城市是自己的老家,28%的毕业生期待用自己的工作收入回报家庭。

72%的毕业生希望找到工作后回报家庭

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的石峰同学来自于上海,大学期间曾在律师事务所做过助理,家里经济条件很好,人脉关系也不错,所以父母决定在上海帮他开办一家律师事务所。“在同学中,我是比较有野心、有想法的一个,又有父母的支持,所以尝试一下自己当老板。”

在众多应届毕业生里,像石峰这样选择创业人不多,尽管国家和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中,只有4%的毕业生表示,在没有找到理想工作后,会考虑自主创业。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创业信念、脱离实际、资金缺乏、社会环境不完善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锻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