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民工兄弟别冻着


 

在杭州天目山路一处建筑工地,民工正在露天用自来水冲澡。  一部农民打工史,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经济大发展紧密相连的千千万万农民工,用辛勤汗水浇筑起了一座座劳动丰碑,催生了我们脚下的现代化城市。他们和你我一样,在为这座城市工作;和你我一样,在为父母妻子打拼;和你我一样,在突遭变故时,需要关爱和帮助。寒风中,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他们一幕幕令人心酸,令人震撼的画面,我们真想大声劝一声――

 

杭州龙游路上,一位穿着单薄的民工兄弟正在看报休息。 来自江西的陈秉喜,和同伴一起,踩着晃悠悠的木板,在杭州运河上当挑夫.   35岁的刘同艺(中),来自河南鲁山,他在一家公司干了七八年了,每天工作九个小时。

  连日来,杭城气温聚降。在长板巷一家建筑工地,林才旺顶着刺骨寒风在造房子。他已在杭当了五年泥水匠,和同样来自四川省南江县的其他几位同乡相比,每月1400元收入,已算高工资了。但大部分得寄回老家,老婆,两个孩子,年迈父母,月月都在翘首等待他的生活费。小林告诉记者,来杭五年多了,从来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几罐家乡咸菜和辣酱,能对付半个月伙食。虽然自己很想吃肉,但一个月只能开一二次荤。与林才旺相比,另有一些民工更会开源节流,城郊结合部空地多,墙角路边垦出一块地,撒上一把籽,“自留地”上收获的蔬菜,一分钱都不用花。

  也有许多农民工,老婆孩子也一起跟到了城市,杭州房贵租金也贵,怎么住?穷则思变的民工自有对付办法,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民工家庭,专门寻找免费宿舍,那就是将拆或正在拆除的旧房。虽没门窗、缺水电,夏天刮进雨,冬天挡不了风,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一块房租都甭交。房子推倒后,他们再转战另外工地上的拆迁房。

  都说,城市民工就像勤勤恳恳的牛,吃的是草,挤的却是奶。民工兄弟衣食住行最低需求,然而,付出的却是城市中最繁重、最艰辛、最危险的劳动。三伏天大太阳下浇沥青,寒冬顶着北风砌砖头,再像修路、造桥、扫地、清厕……一路冲在前头的,准是民工!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民工中多数半个月休息一天,工作时间每天都在9个小时以上。对于绝大多数民工来说,即便患病,也从不看病吃药,硬挺硬捱,浙江省劳动与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在其发布的《关于杭州市部分农民工体质测试调查分析报告》中,对分布建筑业、重工业、服务业的30岁左右农民工进行体质测试表明,有25.4%左右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建筑业农民工体质不合格更是高达36.8%。30岁,正是人生健康“黄金期”,民工身体却已步入下坡,实在令人堪忧。

  天气渐渐冷了,民工兄弟,你真的别再冻着了。

 

  程程一家住在东新路等待拆迁的房屋里。没门没窗。他们是拆房工人,一年要换六七个住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下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