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倾力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 努力推动弱势妇女就业创业


  妇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稳定等诸多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妇女只有创业就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樊城区妇联紧紧围绕全民创业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心,结合下岗失业妇女及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年龄大、学历低、技能缺、生活条件差、亟需快速上岗等特点,结合各种家庭服务和劳务消费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弱势妇女群体就业家政服务行业的方向、内容、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行动”,锁定“三个一千”的目标不放松:即每年免费培训1000名农村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为1000名农村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提供职业介绍,多渠道帮助1000名农村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在家政行业实现再就业。“巾帼家政服务行动”吸纳了一大批下岗失业妇女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已成为妇联组织围绕党和政府中心,配合做好妇女再就业工作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巾帼家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服务质量越来越好,市场化意识越来越强,“巾帼家政”品牌越叫越响。目前,樊城区建立了巾帼家政服务公司、站、中心76个,其中,区妇联创办1个。开发了月嫂、托老、托幼、护理、家宴、保洁、送奶、送报等10多个服务项目,帮助了近万名农村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我们重点做到了“四抓”:

  一抓宣传教育,转变妇女的择业就业观念

  家政服务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总认为家政服务是伺候人的活,感觉低人一等。下岗妇女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单一,在其他行业实现再就业困难。面对适合进入的家政行业,她们由于受到旧观念的束缚,宁肯闲赋在家,也不愿从事家政服务业,致使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实现再就业或找不到工作。认识上的误区,阻挡了很多妇女务工的步伐;观念上的障碍,造成了家政服务业供不应求。进而出现了一方面家政用工需求旺盛、有事没人作,另一方面很多妇女待岗、有人没事作的局面。针对这一现状,樊城区妇联通过媒体宣传、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以“树立新观念、适应新岗位、创造新业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工作。评选表彰了一批优秀家政服务员,召开颁奖大会;组织优秀家政服务员现身说法,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邀请长期雇用家政服务员的老客户,畅谈他们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感激和认可,增强失业妇女对家政市场的吸引力;发放《致全区农村妇女、下岗妇女的一封信》3万份;依靠街道、社区等各级妇联组织和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动光荣、家政服务一样受人尊重”,转变她们的择业观念和就业意识;在城区主要街道悬挂“巾帼家政、知音朋友”、“安置一个人、幸福两个家”、“情系妇女、服务万家”等宣传标语;通过电台广播、电视广告、报纸、网络发布等形式,对家政服务市场的供需信息进行及时的广而告之,引导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业。

  二抓家政技能培训,引导巾帼家政服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目前,襄樊市区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主要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无业妇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家政公司单纯追求利润,缺乏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襄樊市区的家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没有跟上,这些因素致使家政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客户对家政服务员提出的素质要求难以实现。很多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高收入者家庭请不到满意的家政服务员。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既缺乏有效提供信息的渠道,更难以找到合适的服务人员。渠道不畅导致居民找不到服务和不敢接受服务,而家政中介又不知道谁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服务,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樊城区妇联将家政培训作为妇联组织服务农村妇女、下岗妇女转移就业的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巾帼家政服务行动”,培养中、高级巾帼家政服务员,进入三高(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高收入者)家庭服务,带动家政服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牌,促进家政服务从传统的体力型向现代智力型转移。

  一是做好家政服务员就业需求调查摸底,登记靠册。对全区16岁-50岁的农村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劳动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妇女、下岗妇女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培训师资信息库以及劳动用工信息库,形成切合我区实际的农村妇女、下岗妇女劳动资源开发信息网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多渠道 技能培训 劳务输出 载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