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民工荒”三问


  关注农民工“迁徙路线图”

  本报记者胡彦殊嘉宾:谢宗体:安岳农民工,号称四川“最牛农民工”,在全国金剪刀服装工艺大赛中获得金奖,现在湖南某服装企业年薪百万

  郭晓鸣: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内知名三农问题研究专家

  由返乡潮蜕变而来的“民工荒”,成为当前我省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最大背景。

  “民工荒”过后还会不会接着返乡潮?在地震灾区修房子比在外打工收入高为什么还要出去?现在花钱、花时间学技术到底值不值?省内各地农民工纷纷来电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11月10日,本报约请两位嘉宾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危还是机?搞不懂

  [困惑]

  叙永农民

  工吴光平:去年这个时候,我在东莞怎么也找不到“活路”,现在又听说“活路”多得很了,老实说,人家都说是好事,机会来了,我总觉得不那么简单,但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不清楚这件事到底是好还是坏?

  [经历]

  谢宗体:我是80年代就离开家乡出去打工了,那时没听说过“民工荒”,相反,那时出门并不容易,我记得还收了出门的管理费,找工作也费了不少周折。我也说不清现在的经济形势,不过我始终觉得,对于难得的工作机会应该好好把握。

  [建议]

  郭晓鸣:去年金融危机爆发,沿海外向型企业出口受阻,订单减少,大量农民工返乡,目前经济企稳回升,对农民工需求也大幅增加,供求随之失衡。农民工应该认识到,目前的民工荒不是全局的,而是结构性的,是发生在部分区域,部分产业的,劳动力整体供过于求的态势短期不会改变,就业困难的局面依然会长期存在,另外,部分媒体对民工荒进行了放大,沿海企业面临的困境可能比报道的要乐观。

  有两点需要提醒农民工,一是不要因为所谓的“民工荒”就不断自抬身价,提高对收入的期望值,而使本可能到手的工作挑三拣四;二是更应该抓紧时间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争取跟上沿海产业升级的步伐,增加要价的本钱。

  去还是留?说不清

  [困惑]

  荥经农民工贺国红:现在周边乡镇请我去帮忙修房子都搞不赢,没想过又出去打工,在家一天七八十的收入,好的时候上百,这比去外面强多了。但说不担心是假的,如果大家的房子都修完了怎么办?[经历]

  谢宗体:1984年,我到成都打工,在这之前,我在老家卖挂面,收入在同村中还算不错,但我不甘心就这样在农村呆一辈子,于是就迈出了第一步,丢下家里稳定的收入去外面开开眼界。

  迈出第二步更艰难。1986年,我决定前往北京,那时我在成都开了间小铺子,生意也渐渐红火了起来,但我觉得北京天地应该是更大,我又一次走出去了。现在想来,我不后悔,如果当时丢不下眼前稳定的收入,现在可能还在老家卖挂面。

  我给年轻农民工的建议是,看得更远一些,与家乡相比,外面的世界要大很多。[建议]

  郭晓鸣:调查发现,今年春节后的输出有明显的分化趋势,留下的,年龄偏大的农民工多;出去的,年龄偏小的农民工多。是去是留,政府不应该替他们作决定,但应该分类指导。

  决定去还是留,应该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对于一部分年龄较大,积累了一些经验,且有一定积蓄的农民工,可以选择留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给他们带来了机会;而对于几乎一出生就离开土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走出去的机会可能会更大。

  去还是留,不应该建立在短期的考虑之上。四川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持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释放,这个大前提,应该认识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因为输出波动带来的不安全感而对走出去心存畏惧,这显然不应该成为呆在家里的理由。当然,政府也可以通过各种准确信息的发布来减少这样的不安全感。

  培训还是就业?拿不准

  [困惑]

  安岳农民工曾晓辉:我晓得培训很重要,因此报了一个厨师培训班。看着身边的朋友都急着出去了,我还是有些慌,一方面担心,等我学好了,工作是不是就不那么好找了,另一方面,经过培训后,收入会不会就一定能跟着涨?

  [经历]

  谢宗体:如果说我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那都得益于培训。到北京两年多后,我就辞掉工作,关掉铺子,还花了当时对我来讲不小的数目———960元钱,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接受培训的机会,包括公司组织的和自掏腰包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期望值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