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百万湛江农民洗脚上田挣工资


经过培训的农民成为企业技术工人

“我现在一月收入将近2000元,甚至比父母以前一年的务农收入还高!”昨天上午,在麻章开发区一水产加工企业上班的小梁,忙完工作走出生产车间笑对记者说,别看我户口是农民,但现在干得可是工人活。

小梁是“80后”,麻章区大路前村农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他,通过参加政府免费劳动技能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洗脚上田当工人”的新型农民。不仅如此,小梁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别人种植花卉,每年租金收入就有4000多块钱,小梁父母也在家门口的花卉园帮工,一年下来全家收入相当可观。

而记者了解到,同小梁这样脱离传统农业,走出家门务工或经商的转移就业农民在我市足有110.2万人。

近年来,我市依托“双转移”政策,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专门开设农民就业援助、政策咨询窗口,欢迎农民进场求职。同时,加大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力度,建立与珠三角地区劳务合作长效机制,并根据企业用工需要,有针对性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

立足本市、立足第三产业培训,湛江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路子。现在,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大培训”、“大转移”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按照统一机构认定,统一下达培训任务,统一考核发证,统一报表制度,统一考核检查的办法,把属于海洋渔业、扶贫、水库移民培训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部门配合,覆盖城镇乡村的“大培训”格局。而后将培训农民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的转移到相关行业就业。

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洗脚上田挣工资的有110.2万人,转移到珠三角地区46.6万人(其中广州就业9.3万人,深圳就业12.9万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组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2.8万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这100多万洗脚上田的农民当中,大部分都将自家的土地通过租赁、转包等方式流转出去,去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74万亩。就这样,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边积极走出家门务工经商,一边将土地流转出去“收租”,“双转移”及土地流转政策给100多万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0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7元。

名词解释:

“双转移”是我省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双转移”政策包括,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技能培训 花卉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