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不行,就没有产量,也没有质量
———来自“中国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的声音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800万亩,占世界总面积的1/4。从规模上看,我国已经成为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是我国马铃薯单产较低、专用品种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掣肘在哪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企业和政府官员纷纷将矛头指向了“种薯”。“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种薯密切相关。种薯不行,就没有产量,也没有质量。”我国著名马铃薯育种专家孙惠生如是说。
脱毒种薯最低水平可增产30%
马铃薯的理论产量是每亩10吨。实际产出上,荷兰由于种薯质量高,管理科学,马铃薯产量最高,平均亩产达到3吨,而我国平均亩产不足1吨,仅为荷兰的1/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计算,我国马铃薯生产潜力是目前产量的2~3倍。“我国马铃薯的单产低,当然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种薯问题。”孙惠生强调说,“脱毒是基础。”
脱毒种薯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据我所知,优良的粮食品种可以增产15%左右,脱毒种薯最低水平是增产30%,经过努力可以达到50%,在一些水平很低的地方,推广种薯可以使产量提高1倍以上,潜力是巨大的。”致力于打造“中国薯都”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委书记吴永新说。
山东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副总裁何学功的预计更为乐观。他告诉记者:“目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是疫病,摆脱疫病的关键在于推广良种。”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良种薯每亩可产2000~2500公斤,最高产量可达3500~4000公斤,而不脱毒马铃薯的亩产仅500公斤左右。如果我国脱毒种薯普及率增加一半,每亩增产1500公斤,每年马铃薯将增产6000多万吨,农民将因此增收480多亿元。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统计,目前全国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仅为种植面积的20%左右,发达国家多在90%以上。在我国西部地区,种薯生产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75%以上的马铃薯栽培面积仍采用原始的留种方式,种薯退化严重,生产上农民多采用相互引种、换种等措施维持低水平的生产,品种混杂。种薯退化,成为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使用种薯意味着更高的产量,但对农民来说,由于脱毒种薯每亩比普通种薯要多支出150~200元,加之马铃薯品种退化快,经济周期短,必须及时更新品种,因此大面积使用就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对此,与会专家建议“探索开展马铃薯种薯良种的补贴,扩大种薯的有效需求”。
种薯繁育的产业化尝试
种薯繁育不仅是马铃薯产业的基础,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在荷兰,马铃薯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其中45万亩是种薯生产基地,100多个品种的种薯输送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呢?“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共育成并审定了280多个马铃薯新品种,但真正推广到生产上的只有50多个。除了一些品种不符合市场需要外,育种的科研院所没有能力推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孙惠生认为产业化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2-26/11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