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掀起劳务输出热潮


        3日下午,在乌鲁木齐铁路局火车西站的候车室里,17岁的肉孜汗尼沙面带微笑静静地等待着,再过几个小时,她就要踏上开往山东的列车,她将在青岛的制帽厂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和学习。和她同去的是于田县260多名维吾尔族女青年,她们都将在制帽厂工作。
 
  肉孜汗尼沙告诉记者,他家里有5口人,耕地只有4亩,家里的年收入也只有两三千元。自己是第二次外出务工了,去年去了苏州,3个月就挣了4000多元,后来因为生病才回来的,很高兴今年还能出去。18岁的肉孜汗高兴地说,我是第一次出去,尽管家里人有些担忧,但有政府有组织地安排,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于田县县长助理王宏军说,于田县自然生态条件比较艰苦,耕地有限,农民年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农民增收必须要通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式。

  劳务输出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维吾尔族青年大部分是第一次外出务工。今天早上我们已经送走了235人前往广东惠州,他们将在那里从事电子产品加工。今天的500人是今年输出的第二批,2月6日已经输出了100多人到广东。今年全县计划有组织输出2000人。

  疏附县今天也有100人前往山东烟台的服装厂工作。疏附县扶贫办干部茹丽曼说,出发前我们有组织地开展了技能培训、汉语强化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尽快适应在内地的生活。到达之后我们将立即与厂家签订劳动合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尽快适应在内地的生活和工作,两县均派出了领队和厨师一同前往,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饮食需要。于田县人事劳动局副局长说,领队将和这些青年一起生活工作3个月到半年,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负责人吴云华说,今年我区计划转移就业120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赴内地就业10万人次,自治区将进一步发挥劳务输出示范县作用,加大技能和汉语培训力度,区内转移和区外转移并重,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外出务工 劳务输出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