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挖掘潜力 大胆先试先行


为农添翼,“飞”出新高度

合作社不但为当地农户提供服务,还积极实现“飞出去”战略,利用无人机飞防为周边省市农户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服务。近两年,合作社积极转变观念,加大资金投入,购置自动进出粮成套设备、飞防无人机、北斗农机管家等高精尖设备,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016年,合作社组织实施了省级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加强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发展远程监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引进“北斗”农机远程监管系统、水稻产业无人植保飞机等智能化新型农机装备,利用“互联网+农机”等技术的应用,建设农机服务信息化监控平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工省本。

“近两年,我们共采购6台多旋翼农用遥控植保机,还成立了添翼飞防大队,聘请有资质的无人机驾驶员进行无人机飞防,与农户签订无人机飞防服务协议,为其提供飞防服务。”据添翼飞防大队负责人许润统介绍,合作社飞防区域辐射临海市杜桥镇3200亩、南山1840亩,黄岩区6850亩、椒江区7210亩等,累计服务面积1.91万亩。“目前设备运行正常,飞防过程中节约2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单机作业速度快,每小时作业可达60—100亩,其作业效率比常规机械高出50倍,比人工高出100倍,而且防治效果显著,高效安全,越来越受广大农户欢迎。”

另外,合作社还引进北斗农机信息管理平台,将北斗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监管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结合起来,让传统的农业生产充满了科技现代化的魅力,农民更多地腾出了手,节省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安装了北斗系统,就能对作业田块进行扫描和规划,根据规划的路线,能精准把控作业行进的路线与行间距,按最佳的路线作业,避免作业的重叠与遗漏等现象的发生。北斗自动驾驶仪导航定位误差精度在1厘米内,可以让机手少走冤枉路。使用北斗系统时,可以降低对机手驾驶能力的要求,同时帮助农户节省农药、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是精准农业的必要技术。”惠民合作社管理人员王相园介绍道。

据了解,合作社还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投资12万元建立起占地64平方米的浙江首个园区气象站,提升防灾能力。在杨灯聪看来,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各类气象信息,使农户提前掌握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天气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还会指导农户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来调节最佳的生长环境,做到合理追肥、及时喷药、科学通风、防灾减灾,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及时满足农户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合作社注册生产的“冠民”牌大米

 

                       合作社进行无人机驾驶员培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早稻 水稻 西兰花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