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林果机械助胶东合作社轻松管园


姜乾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山东省烟台市探索发展适应本地特色的农业机械,“铁牛”淘汰耕牛,机器替代人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机合作社成为致富“领头羊”,大批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脱身,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有力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夏”,烟台市收获小麦179.1万亩,机收率达99.7%。截至6月19日,播种玉米面积83.7万亩,机播率达95%。“两个90%以上数字,反映出全市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实力水平,也证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铁牛田间忙,镰刀下了岗

主要作物基本实现机械化

麦收季节,随处可见这样的作业场景:联合收获机在前面把小麦脱粒装入粮仓,后面的粉碎机又自动把秸秆粉碎还田,等大片麦田收获结束,玉米单粒免耕播种机又立刻进到地里进行播种作业,整个农田宛如车间流水线一样,实现了收打种同步进行,无间隔衔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变“两夏”。

“这几年,收麦子不用自己动手,机器把活儿全给承包了,一亩地小麦不用15分钟就能收割完,太省事了。”海阳市朱吴镇后庄村麦农王寿涛说,回想前些年,每到麦收时节,除了动手收割自家麦子外,还要帮双方父母抢收小麦、播种玉米,既累又费时,“现在麦里只见机器不见人,粮食直接送到家,玉米直接给种好,俺们只管拉闸浇水就行了。”

省力的不仅是三夏作业,春耕生产也是如此。“这几年,合作社置办的机器特别多,春耕生产不用人畜使劲了,机械划锄、机械镇压、机械追肥、机械浇灌等,只要农机一进地,什么农活都能干,务农轻快好多。”蓬莱市利和祥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强说,机械化让她轻松种粮120亩。

相比人工生产,农机耕种省力、省时还省工。张国强算了一笔账:同样翻耕一亩田地,机械作业只需50元,而人工价每人每天要100元。现在,农机成了农村“香饽饽”,从此告别养牛史,无需再购置犁耙、镰刀等农具。

“铁牛”代替耕牛,镰刀下了岗,这一转变得益于烟台多年施行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落实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89亿元,带动农民投资16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8.8万台。全市农机总动力达739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7.9万台,联合收获机保有量1万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

土地托了管,农民当老板

农机合作社成农村生力军

农机保有量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促进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让农民变工人、当“老板”。

“俺两口子都在县城上班,一天的工资就300多元,平时根本没时间料理庄稼活。思虑之下,俺家把农活全交给了别人打理,麦子要收割时,俺抽空回来看看就行,既省心又省力,还不耽误挣钱。”莱州市文峰路街道西光村村民陈修仁说,现在他基本已经不再务农劳作,成了企业工人。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农忙季节进度,诞生了大批农机大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在,农户只要跟合作社签订一个作业合同或者土地流转合同,就可以告别“起五更,睡半夜,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雨淋一整天”地劳作,能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舒适生产、体面生活。

“农机的变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回顾往昔,莱州市金城镇刘家村刘君波说,农机让他分享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成果。

十多年前,刘君波还是一位农民,但每年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发展高效农机,他先后投资上百万元购置农机具,如今已经建起了现代化家庭农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各式现代化农机具,他自豪地说:“俺现在不仅通过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秸秆青贮,改造了上百亩盐碱地,而且养了大量家禽,种植了百亩生态林和百亩粮食作物,被评为致富能人、莱州劳模。”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烟台市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发展达450家,拥有各类机械9800余台,农机服务总收入1.6亿元,农机大户发展到5000余个,年作业服务面积超万亩的农机合作社达100多家,土地规模经营超过千亩的15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小麦 玉米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