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燕 鲁明
“最近正是合作社搞土地秋翻最忙的时候,我们要完成10万亩的耕地深松业务,2万亩的灭茬任务,还有6万亩地要犁……”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金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蔺伯鸿虽然“忙得一塌糊涂”,但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蔺伯鸿还是腾出时间出了一趟“短差”:到邻近金昌的张掖市临泽县,考察了一次废旧农膜捡拾机的使用和效益情况。
破解服务难题蔺伯鸿说,合作社得到广泛认可、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法宝”,就是主动发现农机服务中的难题,而且积极尝试破解,为农户“排忧解难”。
“食葵和国家指令性特种药材这两个产业面积大,但人工收割起来很费劲。像食葵,到了成熟的季节,收获期要短,但人工收割时间过长,许多食葵最后都变干了,人手一碰就直往下掉,浪费很大。加上雇工成本逐年上涨,种植户的成本不断加大。”对于这些作物的机械化种植、收获难题,合作社的一班人作为重点难题进行破解。魏红军说,合作社的负责人先后赴新疆、黑龙江等地的农机研究院所和农业院校调研学习,并邀请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2012年,合作社从新疆引进了20台气吸式集播种、铺膜、铺滴灌管线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药播种机,实施作业示范和推广,解决了播种强度大、间苗困难、雇工费用高等问题,累计为农户节约费用100万元以上。2013年的春天,合作社又投资435万元从德国引进了一台食葵收割机和一台特药收割机,并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罗锡文院士和外国专家联合进行技术攻关试验,最终改造形成了适合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特种药材机械化收割的机型,“这一难题的顺利攻关,每亩又为农户节约了54.2元的雇工费,累计节约雇工成本250万元以上。”
食葵收割机的成功改造,填补了当地农机服务的一项空白。“2013年夏天,天生炕分场的食葵大面积成熟,农场的职工和农户们为了排队请合作社去帮他们收割,晚上都不睡觉。一次,看到食葵收割机终于开进了自己的地里,一位农户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刘宗雷说。
“不让客户等机械”“要让农户认可合作社,不仅要作业质量好,还要效率高。那就是只要一联系到活,机械立马就得出动,宁可要机械等着客户,不能让客户等机械。”蔺伯鸿说,要想在第一时间能冲上去,必须在平时下足了功夫。
“以前,在合作社内部,哪一个农机手操作哪一种农机基本都是固定的,这样做会造成运转效率低、损耗浪费大的情况。我来了之后,打乱了这一安排,不给农机手固定岗位,要求他们学会合作社所有的农机操作,成为多面手。”蔺伯鸿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降低损耗和运营成本,提高农机服务效率。
家住金川区双湾镇的侍万龙2014年进入金农合作社成为一名农机手。“刚来时,我只会开拖拉机,现在合作社的青贮、牧草收割机等全部农机我都会操作了。”侍万龙说,蔺伯鸿干了20多年的农机工作,如今,在他的培养下,合作社的农机手都成了农机操作的“多面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5-9-7/23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