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其斌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农机合作社建设的“五化”标准,坚持合作社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与增加装备设施并重,采取领导推动、政策促动、市场驱动、典型带动等措施,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稳步增加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有效加快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截至2012年底,邯郸市已注册的各类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72个、入社成员总数达3861人(户),农机具总量达11059台(套),作业服务总面积达304万亩,合作社年度总收入达8492万元。
目前,邯郸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农机大户联合型:由若干个农机大户联合组建而成。其运作模式为社员带机入社,合作社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机具高调度。如成安县的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2.农机能人带头型:一般由农机区域站站长或农机大户带头组建,吸纳有机户自愿参加。如广平清磊农机专业合作社、邯郸县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邱县助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
3.农机经销商牵头型:由农机经销商牵头组建,吸纳购机户、有机户或其他人员自愿参加。如邯郸县昱禾农机合作社和馆陶县三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
一、农机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农机合作社作为农业专业合作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它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是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是按照工业化的理念组织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之一,是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1.优化配置农机装备资源,充分发挥农机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由家家户户买农机到农机服务组织为一家一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现了机械的共同利用,减少了机械的重复购置,既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实现机械化的难题,更重要的是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
2.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以机械作业为载体、服务组织为依托,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提升科技含量,实现科学种田,增产增收。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机服务组织吸纳部分劳动力的同时,大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4.有利于提高农机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力。
5.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既降低了作业成本,又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发展热潮。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服务领域狭窄。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以种植业为主,以“三夏”“三秋”为主要服务,服务项目少、季节性强,农忙时聚在一起,农闲时各奔东西。
2.组合化程度偏低,信息不畅,手段偏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与产业相配套的组群。农机仍然停留在各自为政,孤军作战的松散环境中,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不通,外界的信息来源差,跨区作业者少,造成大量的农机具利用率不高,作业项目少,经济效益差。难以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3.合作社缺乏资金,机具配套受到限制。农机具的检测调修设备不全,机械的维修保养,拖拉机的技术状态不能及时恢复;农业机械的存放条件差,一没有车库,二没有工棚,使农机具长期搁置于露天之中,受日晒雨淋之苦锈蚀严重,机器的使用寿命缩短。
4.从业人员文化偏低,应用能力差,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技术培训。目前合作社成员大多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以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继续对农机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以更新观念和提高职业技能。
5.运行管理不够规范。目前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边发展,边规范,先发展,后规范的初级阶段。比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章程制度、股金设置、民主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还不规范。一些农机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低;一些以大户组建的合作社,往往是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一些合作社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远风险共担;一些合作社急功近利,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谋划长期发展的目标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4-2-27/23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