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注定要承载农机人更加殷切的期盼,也注定要担负起更加艰巨的使命与责任。今天,我们站在岁末年关,盘点农机化事业走过的这365个日子,欣喜地发现:2011年,它没有让我们失望,它真正发挥了开好头、起好步的作用,为实现“十二五”农机化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可以说,2011年,是一个农机化的给力年!从国家层面来看,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农机化事业面临的大环境更加优越。从农业生产的层面来看,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水平再创新高,农机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攀升。从行业发展的层面来看,农机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微幅震荡后,迅速启动内调机制,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农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今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上年的155亿元增加到175亿元,补贴机具种类和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不折不扣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这一利国利民、强农惠农富农的好政策,农业部将今年定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管年,层层签订责任状,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公开,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全面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政策执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一些地方和个别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实施不走样。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规范操作,补贴工作总体上做到了启动早、措施实、进度快、效果好。据统计,全年财政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64万台(套),约有439万户农户从中直接受益。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强力拉动下,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预计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将达到9.7亿千瓦,新增4000万千瓦,增幅达4.3%。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超过54.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8年超过1.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水稻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登上1亿亩、3亿亩、4亿亩的新台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可达63%,比去年增加2.5个百分点。玉米机收率突破33%,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69.7%,直逼70%的大关。油菜机播、机收水平持续保持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的良好态势。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规模饲养、水产健康养殖、林果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稳步推进。机械化生产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机技术集成化成为今年农机化发展的一大亮点。新技术应用面积稳步增加,特别是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机深松整地面积达1.6亿亩,比上年增加2100万亩,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1.48亿亩任务,作业的“深、平、细、实”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经营信息化助力农机专业合作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农机合作社的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等四个特点,成为维护我国农业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尤为可喜的是,在农机总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取得了明显好转。截至今年11日底,全国累计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848起,死亡133人,受伤42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了17.74%和5.33%,全国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低于全年控制指标的62.74%,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成绩,来之不易。2011年,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身处“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国家一系列保增长与防通胀并重的宏观调控措施下,农机行业同样需要调整发展策略,寻找事业上行的突破口。这时候,农机人敢打敢拼、愈战愈勇的精神得到了再一次地完美展现。通过农机行业全体同仁的一起努力,农机化发展的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路线更加明确,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他们,理应收获满园秋实。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1-12-26/228766.html
上一篇 : 明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
下一篇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