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路桥:合力构建村级植保服务体系


季朝兵

近年来,路桥区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积极探索构建新型植保服务体系,建立村级植保服务队,按照“自愿互利、有偿服务、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行统一组织、统一人员、统一药械、统一配方、统一时间的“五统一”服务,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植保工作的新路。

2006年8月,在横街镇四甲村取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路桥区选择水稻种植面积300亩以上的100个村,通过政府出资购机,农民(服务队队员)自愿租赁的方式,统一组织成立村级植保服务队。三年来,区财政共安排121万元资金购买了600台植保器械(弥雾机和担架式机动高压喷雾机各300台),以租赁的形式成立了300个村级植保服务队。服务队分布全区9个镇(街道),覆盖全区所有农业生产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服务能力达到5万余亩(20-25万亩次)。在此基础上,相继成立了四个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会员226名、机动喷雾机472台,服务范围覆盖4个镇176个村2万亩农田。

在组建村级植保服务队时,农机部门要求植保服务队的组成人员必须有热心公益事业、热爱病虫防治工作,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病虫防治知识,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农民组成,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符合条件人员由本人申请,村委会推荐,区、镇审核确定,区农技总站建立队员档案。

农机部门采取基础技能培训和经常性给予技术支撑相结合的办法,全区共开展集中培训6次,培训机手1000多人次。机手上岗后,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及时为机手提供技术支持。

在对服务队的管理上,路桥制定了《路桥区村级植保服务队管理制度》和《防治员操作规程》。年终,区农业部门根据各地的意见和农户的反应,进行综合评价,对防治服务300亩次以上的村级植保服务队每亩次奖励1元,对防治服务150亩次以上的村级植保服务队每亩次奖励0.5元。

路桥农机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服务模式,目前该区推行的三种主要服务模式,基本上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民需求。

一是代防代治模式。以服务队为单位,农民带药,服务队施药,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或服务队带药、带机为农户代治,收取农药成本和服务费。

二是承包防治模式。服务队承包农户田间的病虫监测、防治方案、防治药剂、施药机械、田间作业、防治效果等,由植保服务队带药开展病虫防治,确保统一防治效果,收取一定的承包费,维持服务队的运作和取得一定的利润。

三是全程服务模式。服务队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农户农作物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病虫害防治,每亩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村级植保服务队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统防统治的功能,防治效率和治虫效果都明显提高。据对横街、金清二镇的调查,过去用手动喷雾器打药,每天只能防治3-4亩,且防治效果差;现在用机动喷雾器打药,一台机械平均一天可防治30-80亩(弥雾机30-40亩/天,担架式机动高压喷雾机60-80亩/天),工效是手动喷雾器的10-20倍,而且防治效果好。

通过服务,实现了双赢。一是增加了种粮效益。如2009年横街镇四甲村单季晚稻机防示范方亩产实收598.1公斤,比非机防区增产8.4%,比不防治区增产145.5%。机防比非机防亩节省农药成本66.95元,节省工本18.19元,增加产值90.9元,亩合计增收节本176.04元,机防区共增加经济效益6.37万元,每台植保药械在一季单季稻可产生效益1.06万元。二是增加了服务效益,服务队在一个防治期可防治面积100-200亩,按一年防治7-8次计,平均每年可防治1200亩次左右,一亩次收取代治费8-10元,可收取代治费8000-12000元,除去成本可收入6000-9000元。

横街镇四甲村的应友玉副主任高兴地说:“今年全村共配备机动喷雾器6台,机防面积达90%以上,病虫防治效果非常好,往年村里要花很大力气去抓病虫防治,工作辛苦,但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病虫的发生危害,现在通过村级植保服务队统防统治后,工作轻松多了,防治效果又好,真是一举多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防治效果 喷雾机 弥雾机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