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吉林省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刘玉梅

吉林省自2007年启动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程,该工程是农业部唯一的省级试点工程,也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三年来,示范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共投入建设资金17.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86亿元,省级财政资金3亿元,农民自筹9亿元。建设示范作业面积超过700万亩,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300个。

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工程建设的实施,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年来,示范区新增大型农机具2.7万台,新建标准化场库棚50万平方米,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在示范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全省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升,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比2006年增长27%;拖拉机保有量达到83.5万台,比2006年增长25%;5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3.45万台,比2006年增长1.3倍。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比2006年提高17个百分点。水稻机插、水稻机收、玉米机收等薄弱作业环节实现跨越式突破,作业水平分别可达到40%、60%和8.2%,分别比建设前提高36个、54个和8.2个百分点。

据了解,吉林省在30个粮食主产县实施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集成了先进的农机农艺技术,推广机械深松免耕播种,浅翻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水肥双节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业生产作业成本,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机械深松打破了多年形成的坚厚犁底层,土壤结构得以改善,提高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粮食平均增产幅度在10%以上。水稻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可提高生产效率15—20倍,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在全程农机化的有力支撑下,2009年吉林省虽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旱灾,粮食产量仍取得良好收成,总产量超过550亿斤。

为了扶持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主体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吉林省将示范区建设机具购置补贴比例提高到40%-50%;投入场库棚建设资金8040万元,户均补助5万元;购机贷款贴息补贴86万元,占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50%。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通过开展订单服务、承包作业、承包经营土地等方式,实现作物集中连片种植,统一机械化作业,扩大了作业规模,加快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示范区全程机械化作业覆盖耕地70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

在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中,吉林省还投入农机产业化研发专项资金4000万元,扶持地方农机工业的发展,重点开展了农机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研发,促进了科研部门、生产企业的技术合作与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加快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步伐。以水稻插秧机、收获机、保护性耕作机具、大马力拖拉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产品,相继形成生产规模。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已达160户,2009年产值超过15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产业化 粮食 拖拉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