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密云河南寨农机合作社:产业链条营造规模效应


刘卓 杨雪 杨鸿博

河南寨农机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备受瞩目,因为它的牵头人正是当年闻名十里八乡的农机大户陈向阳。当年的陈向阳凭着5台拖拉机起家,到2003年陈向阳农机服务队就已具备了年收获青饲玉米近万亩,收获“黄贮”玉米秸秆近2万亩,为奶牛养殖户配送饲料7万多吨的能力。接下来,在陈向阳的带动下,2005年,经密云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服务队吸收了社会上17个小规模农机户、106名社员,注册登记成立了河南寨农机合作社,一举解决了个体农机户规模小、服务项目单一、农民需求不方便等问题,有效扩大了合作社的农机服务作业能力。

河南寨合作社在几年的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首先是产权明确,对17户带机入社的社员,机械所有权不变,仍归原机主所有。由于农机作业的季节性强,在大忙季节,合作社规定社员必须统一参加社内作业服务,在此期间合作社统一与用户结算,并将作业所得全额返回给社员,合作社不从中扣取任何费用。在合作社没有作业任务时,社员可以自己安排作业活动。

在向种植户、养殖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由开始阶段的互相上门寻找服务,发展到订单服务,再过渡到种植户、农机服务、养殖户三者之间逐渐形成供需链条,三者互为依赖。目前,青饲玉米种植户都会提前与合作社约好来年的农机服务工作,季节一到,合作社及时安排机械上门服务,种植户再也不用发愁机械找不到,产品销不出去。而养殖户也在当年收购青饲料时,就与合作社预定了来年的青贮饲料需求量,不再需要在采购上浪费人力物力。合作社通过机械服务就把种植户和养殖户有机连接在了一起,三者的效率都得到了提升。

据河南寨农机合作社社长陈向阳的介绍,在长期的服务与合作中,一些土地经营户由于不断步入第三产业开创新的就业与创收渠道,愿意将自己的土地直接租给合作社经营,合作社为建立稳定的牧草和青饲料生产基地,抓住这一机会,从愿意放弃土地经营的农民手中将土地承包过来,直接进行牧草和青饲料生产。目前,合作社自身已拥有牧草基地3200亩,青饲玉米基地3000亩,合作社自有基地面积已达到6000亩左右。因此,不但可以为以后稳定牧草、青饲料供应市场起到保证作用,而且还将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促进新型产业模式的形成,起到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如今,河南寨农机合作社的作业能力不仅在密云县的众多农机服务组织中堪称个中翘楚,而且在周边几个区县中也负有盛名。合作社目前承担着密云水库周边的牧草全过程机械化作业任务,每年作业面积达15—16万亩;每年完成青饲玉米种植收获近万亩,秸秆利用量达7万多吨。此外,合作社还承担着京承高速公路密云段走廊机械化治裸项目2万多亩和首都国际机场绿化面积的机械化作业项目8000亩。全社年总作业面积达23万亩,社员平均每台农机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近年来来,合作社每年的机械化农田作业面积都在23万亩以上,与人工作业相比,每年可以替代出人工劳动日70万个以上。这些人力从农田中解放出来,可以投入到其他创收渠道增加经济收入,按70%有效就业率和平均每20元收入标准计算,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00万元左右。

谈及合作社的未来,陈向阳显得十分乐观。“跟我们签订青饲合同的养牛场每年需要15万吨青贮饲料,但我们现在的生产能力还只能满足一半左右。”陈向阳说,“这两年青贮饲料的价格也不断上涨,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陈向阳计划在2010年在密云水库北部再承包1万亩地,扩大5000亩牧草,再购买两台迪尔青贮机、3台气吸式玉米精量播种机、2套迪尔牧草收获机,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场库棚建设并在密云水库北部再建一个合作社分站,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和品牌效应。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饲料 土地 奶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