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关于玉米机收及跨区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2、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认识不够。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玉米收获适应期长,晚收几天一般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农民只需手工掰下玉米棒即可,无需人工镰割镐刨玉米秸秆,所以玉米机械收获的需求不如小麦那么迫切。

3、机械收获费用高。受柴油涨价影响,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玉米收获价格为50—60元/亩,而且玉米机收只能做到摘穗和秸秆切碎,一般没有剥皮工序。因此,玉米收获后还需剥皮脱粒,需要投入劳动力,收获成本增加。

4、机械性能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造质量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对作业质量满意率仍不高。作业效率较低,经济收入不高。不论是自走式还是背负式的收获机,生产效率都达不到农民要求。

5、机具价格偏高,投资回收期长。目前1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需要10多万元,1台2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也在3万元左右,加上拖拉机不低于10万元,与小麦联合收割机相比其结构简单,价格却高出许多,很多机手觉得风险大,担心自己难以收回成本。由于玉米的收获期季节性较强,再加上农民整体支付经济能力低下,购机户的盈利空间较小,资金回收期较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6、行距适应性较差。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宜行距一般为600~700mm,而我县玉米大部分为套种,行距不均匀。联合收获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地里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损失率大。

7、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目前,该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主要是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也不同,不便于规模化作业。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玉米机收的生产效率,导致作业费用相对偏高,农民用机积极性不高。

 8、自然条件影响。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常使玉米出现倒伏、果穗下垂等现象,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要求玉米秸秆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致使宜机械收割面积减少。如:2006年玉米收获期间,该县连续多次降雨,使机械无法进地收获,等到机械能够收获时,果穗下垂,严重损伤了农民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积极性。

(二)泗水县“三秋”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跨区作业难度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小麦联合收割机快速增加,夏季跨区作业市场已趋于饱和,而秋季作业市场逐步形成,作业市场竞争不如小麦激烈,外出作业,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无人用,跨区作业难度大。

2、跨区作业成本高。农用柴油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有些地方供应没保证,造成因加油而机械空耗;雇佣机手工资增长较快,原来60-100元/人日上涨到现在120-150/人日。作业成本的上升,压缩了跨区作业的利润空间。

3、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低。该县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8台,每年秋季参加跨区作业的少,有的合伙、有的单独外出,盲目性大,组织性差,活难找,收益差。

4、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很大一部分机手和中介人员缺乏专业培训,致使跨区作业工作受到影响。有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不听招呼,擅自行动。有的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小故障也不会解决,影响了作业效率。

5、农田机耕道窄。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乡镇(街道)的生产路太窄,不安全,存在很多地块没法进机,农户想用机,机手不敢进地的现象,也影响了玉米机收进程。

三、推动玉米联合收获和农机跨区作业上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多措并举力促玉米联合机械化收获上水平

1、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要制定中长期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把玉米生产机械化切实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彻底解决玉米生产尤其是玉米机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予以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应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努力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2、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务实发展的观点出发,制定有关鼓励政策,拿出切实措施,调动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一是通过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引导和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扶持玉米联合收获。省、市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应加大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补贴规模,补贴额度,最好能提高到50%以上,以快速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拥有量,提高机收率,以减轻农民购机负担和投资风险,调动广大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二是实行作业补贴。对购机户和农户给予适当的油料和资金等方面的补贴,缓解收获成本高的状况。机手购机的目的就是要有作业市场,有市场才能有效益。若农户采用玉米机收能够得到补贴,就会调动其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积极性,玉米机械化程度就会不断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小麦 行距 收获机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