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唐山 农业机械化带来农村新变化


倪景仓 马树生 明国薇

为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河北省唐山市从2004年开始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实施财政补贴,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机整体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农机正在给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深层次的变化。

 

变化之一:“大农机”格局显现

2004年以来,唐山市农业机械化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质的提升:首先是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优化了装备结构。4年来,除了国家投入到该市的农机购置补贴1010万元,省财政投入469万元外,唐山市地方财政投入572万元,带动农民个人投入2608万元,新购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284台,大型水稻、玉米、小麦联合收割机56台,水稻插秧机、割晒机166台,棉花秸秆收获机100台,加快了老旧农机更新换代,缓解了过去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少,常规机具多、先进机具少的状况。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在机具补贴种类中增加了棚室作业机械和畜牧业生产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逐步由大田生产作业环节向大棚生产作业环节、畜牧业生产环节延伸,全市农机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大农机”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唐山市农业机械化已经拓展到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市约有60%以上的农业生产劳动量、90%的农业运输量和80%的农田水利建设量已由农业机械承担。这种“大农机”格局的进一步显现,使该市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全市主要作物机耕、机播、机收面积比例分别达到90%、70%、30%,较2003年分别提高了6%、20%、和8%。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6%,按照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划分标准,该市已经处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

 

变化之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村富裕度

一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唐山市围绕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花生、棉花、棚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效果显著。2007年,全市农机经营预计总收入22亿元,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通过跨区作业,农机作业市场进一步拓展,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显著提升。2007年,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达350台,完成跨区作业面积21.5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670万元。跨区作业已成为农机户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并逐步从“三夏”扩展到“三秋”,从小麦机收扩展到水稻机收、玉米机收,发展势头良好。二是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随着补贴资金的持续投入,带动了农机销售、维修、作业、运输等相关市场和产业的发展,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户为主体,农机协会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的雏形已经形成,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显著提升,农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变化之三:解放生产力,促进“农转非”

农机化作业带来生长效率的极大提高,农业生产在“种”、“收”两个主要环节由主要投入人力的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化生产过度,为农业劳动力实现合理分流提供了根本保证。以水稻联合收割机为例,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每天收割水稻70亩,人工每天收割一亩,每个收割季节,一台收割机可作业1500亩,相当于1500个劳动力,也就是说,一台收割机每个收获季节可以“解放”1500个劳动力。如今,很多农村劳动力或进城打工,或在当地的乡镇企业从事工业生产,在水稻收获季节,农民工就必须放下手里的工作返乡。农民工的这种“亦工亦农”,既加大了自己的劳动负荷,加大了劳动成本,减少了部分收入,同时也给企业生产造成相应影响。“以机代人”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变化之四:生产方式转变带来农民观念转变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传统的“劳动力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而农机推广的过程,也是农民思想转变的过程。受数千年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农民从对农机的拒绝到接受,再到对农机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农民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今年55岁的李学良是滦南县倴城镇王庄子村的农机大户,与另外两户共同拥有三台农机,明年还准备再添一台花生播种覆膜机。“用机械耕、种、收,农民对种地的质量要求更高了,对机手来说,农机作业等于做买卖,今年做的是明年的活儿,你作业质量不好,播的种子出不好苗,明年人家就不用你了”李学良如是说。虽然李学良如今仍然是一个朴朴实实用机械与土地打交到的农民,但他对土地、对农业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农业机械化 小麦 联合收割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