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赵淑华:大力推广玉米机收技术 扎实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部署。从2003年开始,我区将实现玉米、大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三突破"作为全区农机化重点工作,每年的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农机化专业会上进行全面部署,并列入全区农机化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业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列入农牧业厅年度重点工作序列,厅分管领导为目标负责人,农机局为具体工作机构。自治区农机局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工作思路,分试点旗县、重点地区、一般地区分解任务指标,落实工作任务。试点旗县均组建了以分管旗县长牵头的领导机构,统一制定了格式一致的实施方案,旗县政府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协调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地区以盟市为单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稳步推进工作开展;一般地区根据种植分散、总量偏小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确定重点旗县,通过试验探索、寻找突破途径,推进工作开展。

二是调研考察,试验示范。内蒙古自治区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工作谋划早、动手快。为提高认识,每年都派技术人员出区考察调研。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全区有70多人次到不同省市、地区、生产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引进全国各地数十种机型进行试验、演示、展示,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现场作业演示会20多次,政府官员、农业农机部门、农民参会人员上万人次。由于内蒙古农区大量饲养牛羊,玉米秸秆成为宝贵饲料,农民要求在玉米机收环节达到颈穗兼收,进一步增加了玉米机收技术难题,使有的企业对进入内蒙古市场信心不足。我区依靠自身良好的工作,搭建企业产品展示平台,赢得了众企业的信赖,每次现场会、洽谈会等都有国内大多企业到会捧场。目前玉米主产旗县每个旗县有确定1—2种主推机型,每个旗县平均拥有3台以上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下一步大面积大量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机制,加强协作。内蒙古实现玉米机收突破性进步,除了机械本身技术成熟的困难以外,更有农民颈穗兼收要求和农艺种植标准严重不统一问题的制约。因此,解决玉米机收问题,不同于一般产品买进卖出、推广普及那样简单。基于这一认识,我区从2006年起,将过去与生产企业松散型联系拉近半拍,建立了地方农机推广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半紧密型联系。于2006年5月邀请区内外10家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召开了与12个玉米机收单项试点旗县对接座谈会,签定了合作协议。生产企业负责机械技术改进,提供我区适应性强的产品;我区农机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协助开拓市场,进行产品推广。协议还对生产企业供货时间、售后服务、技术培训、配件供应和用户退货条件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企业也对用户操作、机具保养提出了技术要求。这一机制的建立,使玉米联收技术推广工作向纵深方向迈出了一大步。2006年,中国收获机总公司等生产企业派员在我区通辽市等玉米主产区进行秋收作业跟机工作和售后服务长达1月之久,期间,他们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现场研究解决技术难题,积累相关数据,并举办了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农机技术部门和农民的技术水平、认识水平,对产品适应内蒙古生产需要做了关键工作,收到明显效果。由于2006年工作力度加大,当年全区新增玉米联收机占到全区总保有量的22.8%。

四是政府支持,落实保障。玉米机收技术推广具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因此,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求得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建立风险规避机制,成为重要一环。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玉米机械化收获推广工作,鄂尔多斯市在中央、自治区财政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基础上,累加补贴玉米联收机达到50%,并且分管市长亲自带队到新疆机械研究院考察产品,签订60台自走式玉米联收机合同,并督查指导农机部门开展工作;通辽市科尔沁区分管区长也亲自赴玉丰、富康等玉米生产企业调研,亲自抓玉米机收工作,对玉米联收机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出面调停,承担损失,成为农民和农机部门的坚强后盾;五原县政府把解决玉米机收问题作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突破口,政府会议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县财政每年投入100—300万元资金扶持农机化发展。五原县农机部门在政府支持下,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引进机型后,通过现场演示,确定北京中垦4行玉米联收机,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成为内蒙古西部区呈现最早的典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收获机械 马铃薯 大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