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刘恒新副司长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尊敬的人全人大路明副主任,尊敬的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赵重琓主任,尊敬的河南省人大党组副书记、李柏拴副主任,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经过中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正式开幕了。我代表中国农业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和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和节能减排,是中国农业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的科学工作者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但研究探索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并致力于开展试验示范。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中央已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3个县实施了国家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各省有关部门也加大项目实施力度,省级项目县达到262个。预计今年年底,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将超过2500万亩(1700千公顷),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1亿亩(6700千公顷),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3.2亿亩(21000千公顷)。在中国十多年的研究试验推广证明,保护性耕作在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止扬尘、减少侵蚀、保护环境、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表现出了其它耕作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一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采用机械化复式作业,一季可减少作业工序2~3道,降低作业成本20%左右,可有效提高农民种田效益。同时保护性耕作实现了作物的稳产增产,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农业部建立的10个监测点的14种作物产量数据中,有13种表现出了增产效果。其中,玉米增产4.1%,小麦增产7.3%,小杂粮增产11.2%,大豆增产32%。在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节本增产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平均为101元/亩,一年一熟区为43.5元/亩。据北京市各区县测算,2006年全年177万亩粮田实施保护性耕作,农民节本增效8000多万元。二是生态效益初步显现。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水分蒸发,增强蓄水保墒保肥能力,可以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内蒙古武川、松山和河北丰宁等地的田间监测和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分别减少农田扬尘60%、54.4%和48%,大面积实施可以有效抑制“沙尘暴”。秸秆覆盖还可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对于一年两熟地区,全程采用保护性耕作后,每季作物至少可以减少一次灌水量,两季作物可以少灌水100m3/亩。以北京市为例,100多万亩作物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每年至少可节约灌溉用水1亿m3,相当于整个怀柔水库的蓄水量。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麦田每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1~0.03个百分点,玉米田年可增加0.02~0.06个百分点。此外,由于秸秆还田,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减缓温室效应,有效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三是社会效益已经凸显。保护性耕作的全面实施,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增强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广泛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同时,保护性耕作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机具结构调整与优化,一些先进适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新型机具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十分复杂,农作物种类多种多样,在水稻产区,也同样面临着水土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的问题,中国农业部也在积极推进水稻的免耕栽培技术。目前,中国保护性耕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各地不同的气候、地理、作物、灌溉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面对数以亿计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我们要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在中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结合国情,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这次我们邀请的国内外专家,在保护性耕作和保护性农业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交流研究成果,总结推广经验,向政府提供工作建议,共同促进保护性耕作有更大的发展。这次会议,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和建议,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决策的重要参考。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07-10-26/227794.html
上一篇 : 追加资金补贴的农机“闪亮”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