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冬至到,农民朋友该从事哪些农业生产活动?(附冬至习俗介绍)


冬至,俗称“冬节”,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是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这一天也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也是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素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可见人们对于冬至的重视。而作为重要节日,冬至一直都有很多的习俗和传统。

冬至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一直沿传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规律,也是上天赠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这一天为“冬节”,官府都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会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古人还认为到了冬至这一天,虽然还比较冷,但是离春天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在外的人都需要回家过冬节,以表示年终有归,闽台的民间也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

冬至习俗

我国就有在冬至日当天祭祀天地的习俗,这种习俗在周朝代就有,《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祈求天地庇护万民,消灾解祸,能够给百姓带来安居乐业。不过后来随着朝代的更替,这种祭祀仪式也慢慢的消失。

不过虽然有些祭祀仪式消失了,但是关于冬至的食俗却是一直都在的,俗语说“立冬补冬”,就是冬至日当天,全国各地都会有补冬的习俗。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习俗不同,所以食俗也会有所不同,北方地区主要是以饺子为主,而南方地区的食物就比较多样,有汤圆、糍粑、米饭、糕点等等。

冬至谚语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它最本质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冬至一天会有雨的话,晚上天空就会有很多的乌云,星星可能就看不见了。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这个冬天会有很多的雪下。

“晴冬至,烂过年”

意思就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晴的话,过年的时候就会下雨,反过来,冬至这天要是下雨,过年时就会是晴天。回想最近几年,冬至都是在下雨的,但是过年的时候却都是出了太阳,拜年的时候还有点热。

虽然冬至这些预测天气的谚语可能不是特别的准确,但是一般的情况都是这样的,所以说人们就把这些话流传下来了,因为它确实预测准确过,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参考,具体的还要看这一年具体的情况以及天气预报。

冬至农事

1、果树农事

剪除树冠病枝及徒长枝,用石灰水涂涮树干,地面覆一层薄草。在土壤没有上冻之前,进行一次深翻,根据树体的大小施肥,可以调节土壤温湿度,增加土壤养分。

2、蔬菜农事

对大棚增光增温,选用透光塑料薄膜经常擦洗,抓紧大棚的加固与整修,茄果类蔬菜控温在20℃左右,瓜果类控制在20-5℃,叶菜类控温在15-0℃为宜,避免湿度过大而引起病虫害,加强水肥管理和蔬菜防寒措施。

3、畜牧农事

做好畜禽栏舍保温工作,栏舍关闭门窗,挂好草帘,防止寒风吹入。牛、羊等草食动物,要适当补充精饲料和人工牧草,生猪、耕牛都要喂给温水。畜禽舍的消毒隔离要做好,加强畜禽流感及其他疫病的预防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的介绍了,随着冬季各种节气的到来,我国的北方地区已经迎来了大雪纷飞的寒冷天气,南方地区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暖和的。冬至过后,也将会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也就意味着正式进入了“数九寒天”,所以特别提醒农民朋友们在注意农作物防冻情况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防寒保暖。冬至对咱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无论是南是北,大家都非常的重视,那么你们那冬至都有哪些习俗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冬至 大棚 蔬菜 预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