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彭水着力为贫困群众建好水电路


  两年来,彭水县共投入资金11810万元在39个乡镇、街道实施人行便道2812公里,有2万余名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共带动5200多户农户实现劳务增收1500多万元。

  人行便道的实施,既拓宽了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又方便了群众出行,成为农村新的一道风景线,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高谷镇铜鼓村三组村民高应海说:“进我家原来是泥巴路,一遇到落雨天路滑泥浆多,稍不注意就要遭滑倒,很不安全,种庄稼也不方便。现在政府出钱将我们人行路硬化后,出行利索多了,种庄稼也方便了。”

  环境整治扮靓贫困村

  11月27日,彭水县走马乡楼房村,村组公路沿线及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柴草堆码规范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经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居住环境变得整洁美观,我们的心情也变好了!”村民张忠辉指着新修的沟渠、新硬化的水泥院坝高兴地说。

  为改善贫困村群众居住条件,摒弃生活陋习,让村容村貌整洁亮丽,走马乡实施“门前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环境靓化”工程,大力推动贫困村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将环境卫生管理及文明礼仪纳入村规民约,对地面清洁、柴草堆码、物品摆放及待人接物等作出明文规定,拟定详细的评分细则,每周组织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打分评比,对合格家庭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做得差的家庭则督促改进,并在村公示栏进行公开。由贫困村贫困户的村民参加日常保洁,乡财政支付报酬。

  据悉,彭水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了贫困村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以“六改三建一美化”、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载体,重点抓好群众文明素养提升、农村环境清洁、农村人畜分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垃圾污水处理、生态环境改善“七大工程”,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境脏、设施差、秩序乱”的现象,实现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地域、全天候、全覆盖。

  代家沟流淌幸福水

  11月28日上午10点,彭水县汉葭街道易家坝村的代家沟,村民王世群轻轻拧动水龙头,“哗哗哗……”清亮的水一泻而出。

  “没接通自来水之前,村里多户人的饮用水源都靠天落水,幸好现在通了自来水,解决了大家的担忧。”如今用水方便了,王世群家里做饭、洗衣、洗漱全是自来水,“能和城市一样用上自来水,我们心头舒服。”

  代家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常年无法蓄水,一遇干旱便受灾严重,是典型的“旱山村”。碰上下雨,屋檐水是主要生活用水来源;如果不下雨,600多名村里人只能步行一两公里到山下挑水上山。

  面对其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县政府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48.65万元,彻底解决其生产生活用水的困窘。

  确定水源后,易家坝村供水工程正式动工。新建了一座日供水规模在100吨的供水站,安装14000余米输供水管网。水源经过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合格后再通过管道加压送到易家坝村一组、四组的居民家中。

  如今,易家坝村供水工程已投入运行,主要承担着易家坝村一组、四组以及周边600余人供水任务。受益群众按照“一事一议”明确供水水价为1.5元∕吨,目前工程运行良好,均通水入户。

  贫困村拓宽致富路

  “以前,由于村里不通公路,只能靠步行进城,要翻过几座大山,年轻人到县城也要走上大半天。”谈到家乡的变化,靛水街道天井村村民叶延国说,现在好了,这条路既宽敞又平坦,而且还是水泥路,缩短了到县城的距离,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天井村位于彭水县东南部,距靛水街道办事处25公里,海拔高度在800—1200米之间,共有村民404户1678人,基础设施差,无支柱性产业,是个典型的贫困村。

  为促进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促进该村产业发展,县交委2015年启动了天井村火石场口至辽湾的通畅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路线全长8.906公里,总投资445万元,2015年12月完工。

  现在路通了,外面的小商贩们也“盯”上了天井村,一车车水果、副食品、家具直接运到了村里,村里的特产也能卖到外面去了。

  孙明海是村里原来出了名的贫困户,前两年开始发展起了土鸡产业,刚开始怕卖不出去,只养了几十只。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短短一年时间就发展到1000多只土鸡的规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 农村饮水安全 今年以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