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甘肃文县:四种模式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去年以来,文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成功探索了四种帮扶贫困户增收的好模式。

“公司+支部+贫困户”的帮扶模式。

在中庙乡大水村、化坪村,县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陇南丰泰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228户4500亩,大力发展魔芋产业,为贫困群众找准了致富门路。由村党支部与公司签订用工协议,每户贫困户向公司输转1至2个劳动力,就地务工从事农业特色产业种植、田间管理、采挖等工作,直接增加贫困群众务工收入。同时,县乡还协调该公司投资180余万元,建成魔芋加工厂1处,有力推动了当地魔芋产业市场化、规模化,今后必将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

范坝乡良吉养蜂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免费为农户发放蜂箱1380套,与全村80户贫困户签订养蜂协议,对农户采收的蜂蜜集中收购,为了扩大销售范围,该合作社还与青川电商海伶山珍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这一模式很快在县内得到推广,由合作社牵头,给有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籽种和技术,指导群众自主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物成熟后由公司按当年市场价统一收购加工,增加贫困群众农业收入。

“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

积极发动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通过贫困户土地入股有偿使用、资金入股保底分红的方式,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同时,贫困户优先有偿参与合作社产业的日常管护,直接获得管护劳动补偿收入。尚德镇“天润果菜合作社”为当地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农户签订合同,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果农的利益。全村果蔬种植面积达到245亩,收入达195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果蔬收入占当地群众收入结构的三分之二。

“能人大户+贫困户”的帮扶模式。

文县中庙乡余家湾村村民杜国荣,发展香菇棚65亩,已成为全县最大的香菇种植基地,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道路。通过政府引导,发动本地能人大户与贫困户签定协议,将贫困户扶贫专项贷款作为入股资金用于能人大户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年底由能人大户向贫困户保底分红,既有效解决了能人大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又解决了贫困群众不善管理使用专项贷款的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香菇 招商引资 蜂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