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我国将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常态机制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我国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使用,退化、污染、基础地力下降等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加强耕地质量保护,首先需要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开展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调查包括常态化的耕地质量普查和专项调查,特定情况下还可以随时启动应急调查。

曾衍德指出,耕地质量普查是以摸清耕地质量为目的,对全国耕地自下而上、逐级实施全面调查。耕地质量专项调查包括耕地质量等级调查、特定区域耕地质量调查、耕地质量特定指标调查和新增耕地质量调查。耕地质量应急调查指的是因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可能污染或破坏耕地质量的情况时实施的调查。

《办法》规定,农业部将每5年发布一次全国耕地质量等级信息,定期发布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当前,我国耕地质量还不容乐观,中低产田面积占比7成以上,全国耕地退化面积占比4成以上,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达到19.4%。曾衍德表示,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后,农业部将优先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等项目区,布设一定数量的耕地质量监测点。

曾衍德表示,第一个要摸清底数,第二要掌握变化趋势。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目的是耕地质量提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可持续发展 粮食 轮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