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罗非鱼苗投放时应激大,你可以从这四方面预防


   应激是指生物体随环境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相应反应的特性,如鱼缺氧时会浮头加快呼吸频率。如果环境剧烈变化,鱼苗不能快速适应,就会表现出呼吸加快,躁动不安,打转乱窜等现象,经过一定时间后,减少运动,沉入水底,或逐渐恢复,或休克死亡。

  鱼苗投放时的应激是怎样产生的?

  大家都知道,鱼苗在运输时都是高密度的,鱼苗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体后,水体的二氧化碳量在增加,鱼体二氧化碳排出受到限制,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会积累,血液pH值下降,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降低(当然还有其他影响,如酶的活性下降、内分泌失调等),这时的应激就是呼吸量开始加大,一定时间后开始进行代偿性呼吸调节(呼吸性酸中毒),即通过代偿作用,增加血液中碳酸氢根的浓度,从而促进血液的pH值回到正常值附近。当然,这种代偿也是有限度的。由于碳酸氢根不能自由进出血液,需要肾脏进行调节,所以有一定的滞后,如果酸中毒太深,而鱼体代偿反应没有启动或不能完全代偿,鱼苗就可能会休克和死亡。

  在投放前包装袋中鱼苗有些反应较差,有些则活力正常,但为什么投放时都会出现打转乱窜等应激反应呢?在这里,反应呆滞的鱼苗为不完全代偿,而活力正常的鱼苗为完全代偿。这时的鱼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量都远高于正常值,不完全代偿的二氧化碳量更多。当鱼苗进入低二氧化碳池塘环境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大量排出,pH值急剧上升,这时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出现解离困难,组织得不到氧气,特别是脑组织缺氧时就会出现痉挛、失衡与乱窜等强烈的应激反应,也就是呼吸性碱中毒。我们在鱼苗投放时也经常发现,有些鱼苗投放后马上表现强烈的应激,而有些鱼苗需几分钟后才显示,这些现象可以通过鱼体内外二氧化碳量差异及血液pH在正常值上下的变化程度来理解的。

  正常情况下的碱中毒应激发生在高pH值水体中,但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进行了代偿性呼吸的鱼苗,一方面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另一方面血液中补充了碳酸氢根,当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时,而碳酸氢根的排泄滞后,所以血液的pH值更易上升而出现碱中毒,所以呼吸性碱中毒并不一定是在高pH值时才会出现,当然pH值越高越容易出现碱中毒应激反应。因此,不要以为鱼苗在包装袋内活力正常,或者鱼塘水体pH不是太高,就不会应激。即使是稳定状态的应激,其免疫体系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不管怎样,在鱼苗投放时都要做好减少应激的预防措施。

  罗非鱼苗投放时减少应激的预防措施

  根据鱼苗应激原理的分析,减少应激就是怎样减缓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稳定过渡和适应新的环境,建议措施如下:

  1、鱼塘pH值的控制

  鱼苗投放前几天就要经常检测pH值,把鱼塘的pH值控制在稳定的、较低的正常值。以pH值原点(林文辉老师提出的概念,即二氧化碳饱和溶解时的pH值)为标准,控制在原点下0.5以内为好,即如果pH值原点为8.1,则投放时的水体pH值控制在7.6~8.1。原点的测定有以下两种估计方式:一种是把鱼塘水过滤后放在小的容器中,黑暗状态下充分曝气1小时后,测定pH值;另外一种根据水温、碱度、硬度(或盐度)进行大概地计算,见pH原点计算器。如果鱼塘的pH值达9以上,就不适宜投苗,要及时地分析原因和调节。在应急情况下,也可以用有机酸进行调节,但要把握好用量、用法以及均匀度,其缺点是会降低碱度,同时维持时间较短。

  2、兑水投放

  兑水后的水体仍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样鱼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就相对缓慢,经过一定时间后,才可放入鱼塘。在这里,就有几个点需要控制,兑水量、兑水时间以及鱼塘的pH值。而这些又与鱼苗的状态、鱼塘的水质有关,很难计算,为此,要先用两袋苗通过试验来确定。兑水量以兑水后的pH值达6.8~7.2为好,过低没有效果,过高可能在兑水时就有不良应激反应,甚至会出现氨氮中毒现象;兑水后的两包鱼苗分别在20分钟和40分钟时投放,观察鱼苗状态;如果状态很好,就可以参照试验方式大量投放,如果仍有少量不良应激行为,则需要立即对池塘进行处理。

  3、池塘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的原理就是通过降低pH值来提高水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所以处理物品只要是酸性物质都可以的,一般用有机酸、维生素C、葡萄糖等。但要注意的用酸调节后要确保鱼苗的活动范围内pH值要均匀,所以要全塘泼洒并开启增氧设施,把不同的区域、上下水层的pH值都要调好。如果鱼塘较大,可以通过围网来减少区域,降低调节难度。如果用酸性较强的物质调节时要注意,如果没有调节均匀,不同区域的pH值差异会很大,鱼苗投放后有可能直接致死!还有就是通过杀藻或遮光等来减少水体二氧化碳的消耗、加大增氧机的开启,促进底部有机物的分解、添加深井水、活化后的微生物制剂、干冰等措施,来提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检测 积累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